首页 >  > 简妃传 >  第217节

第217节(3/4)

“弘历虽然年轻,在亲情上是看重的,你们犹自不足,将来能有什么好处?我不能事后重嫡长,都如弘皙弘昇恃圣祖血脉依长争嫡,广略贝勒后人是taizu嫡脉、显王府是太宗长房,裕亲王长于圣祖皇孙,到哪儿轮到他们做耗?”

    “太主教训的极是!”允禄顿悟,年代不同,重嫡长的皇太主在大位已定的前提下是不会像康熙朝那样力挺所谓的圣祖嫡孙的。

    话虽如此,书雪不得不做出妥协,除马、蓝二人夷灭三族外,恒王府、怡王府、庄王府、理王府、简王府皆有门人伏诛,朝野上下顿觉肃然。

    ☆、三〇〇、玄女归结清皇朝

    三〇〇、玄女归结清皇朝

    乾隆四年二月,噶尔丹策零遣二子朝觐皇太主,清准议和终于告成;七月,策棱联名黒图嘎、津布、岱钦、哈日巴日上疏,请求分驻额尔德尼昭、乌里雅苏台等地防备准部复叛,书雪因策妄故始得康熙看重,如今暂定大局,终于功成身退,遂将内卫移交弘历。

    九月十八,固伦端顺大长公主薨逝,享年八十五岁。

    弘历降旨,皇子宗室、在京文武俱穿孝,外命妇皆应照太妃规制送葬。

    太太不但是书雪的母亲,更是其唯一在世的长辈,虽是寿终正寝,心神哀伤在所难免。

    较于相对看得开的书雪,哭得最伤心的却是书艳,太太是合格的嫡母,在不危及亲生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很愿意关照庶女,她的过世意味着书艳与奉恩公府、简王系失去了最好的黏合剂。

    头七之日,弘历亲往完颜氏祖茔为太太致祭,于路受袭时显见早有准备,兵不血刃捕剿了数百反逆,随后用雷霆威势抄检理亲王府,诏复靖亲王宗人府令,命其锁拿理亲王弘皙。

    作为圣祖皇帝的嫡长孙,康熙晚年的弘皙是能自成一党的,蛰伏十余年后,朝中依旧不乏有铁杆支持者,,依眼下形势看,皇帝如果有什么意外,皇子还没长成,撇开荒唐的弘昼与已经过继给允礼的弘曕,最可能被皇太主看中的就是弘皙,而在去年的清洗中书雪已经摆明不会做废立之事,嫡孙党只能酿就既成事实孤注一掷逼迫皇太主追认。

    唯一算漏的是原本天真的乾隆皇帝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经过三年的比较,弘历舍弃皇叔堂族之亲转而倚重更为忠心的皇主党班底,鄂尔泰与张廷玉入值军机,分列满汉学士之首,“舅家”完颜氏三家与妻族富察氏四枝、简王脉七房均受要职。

    请示皇太主后,弘历放过各王府附逆堂兄,将事件核心人物弘皙革去亲王爵,圈禁于郑家庄;两番行刺知情不举的故恒温亲王长子弘昇永远圈禁;同弘皙往来密切的故怡贤亲王长子弘昌、允禄长子弘普、宗室永谦、公宁和革爵;允禄假恩借势,督管宗亲不利且教子不严,革去双俸予以停职处分,宁郡王弘晈免革王号,永远停其俸禄。

    自康熙朝伊始的夺嫡斗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当然,也仅仅是康熙朝而已。

    乾隆五年二月初一,告退简亲王雅尔江阿病逝,与已故元配福晋瓜尔佳氏合葬郑王茔。

    弘历仿怡贤亲王旧事,追谥皇伯为“简忠隐正孝亲王”,命入盛京贤良祠。

    成为未亡人的皇太主在孤独中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安和佑圣功慈睿德明懿宣武敏文皇太主骤然驾崩,葬于西山慈陵,乾隆朝累加谥为“应天安和佑圣功慈睿德明懿宣武敏文昭贤隆运泰极仁皇主”

    早在乾隆九年,六旬万寿时的皇太主早已宣告第三道圣祖皇帝遗诏,内容为告诫后世嗣君,“习效思宗之气节、抵防寇掳于京外;倘不能卫守百姓,必要辞位以谢天下。”

    简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