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第4节

第4节(3/5)

:明天开会,当面对质。

    消息立即就传到了建成和元吉那里。但是他们不怕,因为李世民根本就无法举证。欺君之罪,必死无疑。

    就连李渊,说不定也是这么想的。

    可惜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李世民根本就没打算对质。

    第二天早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坦然进宫,一直走到玄武门外才感觉不对。他俩立即掉转马头准备逃回东宫,却发现自己走投无路,李世民的悍将已将他们团团围定。[14]

    太子和齐王,中了埋伏。

    情急之下,李元吉决定先发制人。他拿起弓箭,准备擒贼先擒王,却哆哆嗦嗦拉不开弓。相反,李世民的表现要沉稳得多。他不慌不忙叫住掉头就走的大哥,不知道跟李建成说了些什么,然后就一箭射穿了他的喉咙。

    接着,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敬德也射杀了李元吉,还把元吉和建成的脑袋都砍了下来。结果,当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赶来救援时,尉迟敬德只是把这两颗人头亮了出来,大部分救援部队便溃不成军,一哄而散。

    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见皇帝。

    皇帝陛下此刻正在游船上,身边是几位重臣。也许,他们是想在上朝之前统一思想。只不过没人想到,尉迟敬德竟会从天而降,而且手持兵器,一身戎装,满脸血污。

    李渊当然大吃一惊。他的第一反应是出事了,因此开口就问:外面是谁作乱?

    尉迟敬德答: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正在平定。

    李渊又问:你来干什么?

    尉迟敬德答:保卫陛下。

    李渊松了一口气。[15]

    只要不是来杀自己的,当然一切都好商量。

    李渊便问宰相裴寂:事到如今,你看怎么办?

    裴寂没有说话。[16]

    另外两位却异口同声: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若能立为太子付以国务,则陛下如释重负,苍生欢欣鼓舞。[17]

    李渊说:这正是我早想做的。

    是吗?天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尉迟敬德戎装持械擅自闯宫,已经触犯刑律。因此同样可以肯定,禁卫军早已归属李世民。尉迟敬德哪里是来护驾,分明是逼宫。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渊就一贯识时务。他马上按照尉迟敬德的要求手书敕令,将一切指挥权都交给李世民。

    直到这时,李世民才应召入宫。

    父子相见恍如隔世。秦王扑到皇帝怀中,亲吻着父亲的乳头泣不成声,李渊也老泪纵横抚摸着孝顺的好儿子,双方都心领神会的交易则在抱头痛哭时暗中达成:做皇帝的父亲将交出最高权力,接班的儿子则保证他安享晚年。[18]

    这时,大约是下午四点。[19]

    现在,杨隋变成了李唐,高祖换成了太宗,一切都那么具有戏剧性,又那么顺理成章,还那么让人疑惑。

    其中教训,又在哪里?

    天可汗

    李渊成在长安,杨广败在江都。[20]

    没错,占据长安,再加上尊奉隋室,就有了号令天下的有利地位。相反,背离了关中本位政策,则势必被关陇集团集体抛弃。隋炀帝至死都不明白的问题,答案就在这里。

    但,杨广不能不营建洛阳,不能不打通南北。他唯一的错误是不该视人民为土芥。因此,当他成为人民公敌时,也只能躲到江都。令人费解的是,他居然把首都长安留给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却把太原给了李渊,这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突厥(turks)。

    突厥是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