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69节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69节(2/4)

科举有大量合适的世家子弟没有参与。皇帝初登基时的那次考试选人,让世家感觉受到了愚弄,好像在用他们的名声给寒门子弟铺路。

    二来是因为这种相对高压的考试模式,寒门子弟适应起来容易,世家子弟却很不适应。世家子弟已经习惯了走人生的捷径,以至于把捷径当成了普通的路;当政策变化,要他们与寻常人一样去走普通的路时,他们难免会水土不服。

    张彬与胡辛,这两位在皇帝登基之初的那场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如今已是朝中大员。原本在地方上时,他们也曾教导当地的学习。

    此时思政殿中,穆明珠注意到,殿试三甲百余人退下时,有数人经过张彬或胡辛面前时,曾拱手作礼——想来是曾在地方上得到过两人的教导。

    她不易察觉地轻轻皱眉。

    读书人重视师生之礼,无可厚非。

    如果她并非从现代而来,大约根本不会留意这等细节。

    可是科举制发展下去,座师与学生相亲的体系,又会成为新的“世家”。

    当然那是太久以后的事情了。

    若是现在就要采取措施,实在无从抓起。

    这大约是要留给下一任、乃至于下下一任皇帝解决的问题。

    会试与殿试的紧张,消极应对的世家子弟多半不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看到游街夸耀的新赢家——皇帝亲自选出的状元、榜眼与探花。

    这是皇帝决心要大办的喜事,底下人无不尽心。

    世家子弟如董甘,哪怕是关起门来在雅间里与好友吃酒,仍可以听到酒楼之外,街面上传来的欢呼声、喧闹声与鼓乐声。

    “今日这是什么热闹?”有人笑问道。

    董甘低头饮酒,冷笑道:“不过是那些只知埋头做题目写文章的家伙,得了一日风光罢了。”

    董甘乃是世家子弟中倡议不参与科举的领头人,在座都有所了解,便岔开话题仍是吃酒。

    但是外面的喧闹声越来越大,欢呼声甚至胜过大军回城那一日。

    席间便有人坐不住了,借口更衣出了雅间,往酒楼临街的长窗而去,却见早有借口别事出来的同席在,另有旁的雅间出来的客人,已经把窗边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人快步上前,踮起脚来,恰好见队伍经过楼下,只见两侧围观的百姓一层又一层,更有妙龄女子挎着花篮、向正缓步而来的队伍抛洒缤纷美丽的花瓣。

    最前面的状元郎约莫三十岁左右,榜眼是老相识韩清,这些倒是都罢了。

    唯有那探花郎高坐马上,望之不过弱冠之龄,偏又生得唇红齿白、俊美异常,一路笑着摇手而来,迎着众女郎抛洒的花瓣,真是鲜衣怒马少年郎,羡煞旁人。

    这酒楼花销颇大,在此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见状不禁都沉默了。

    良久,有人低叹道:“人生有此一日,纵死无憾。”

    话题没有展开下去,大家正在经历从喷着酸汁的嫉妒向无可奈何的羡慕转变的过程。

    可是在那个瞬间,在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想到了来年的考试。

    也许那时候,他们也可以试一试?难道凭他们还考不过那些寒门出身的学生吗?——前提是陛下要公正。

    对,也许他们不该抵抗科举,而应该敦促陛下对世家子弟与寒门学生一视同仁。

    这一年的春日宴也格外盛大,穆明珠心中高兴,吃了两盏酒,面色微红。

    齐云坐在下首,安静陪伴了全程,看着陛下亲手将侍女呈上的新鲜蔷薇花系在了探花郎卢净的衣襟前作为恩赐。

    齐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