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3/6)
人了,让他这么个闪亮大灯泡杵在那里,还能不能好好吃饭了!吃完饭,几十个人有浩浩荡荡的赶赴下一摊,不过这次老师到没和他们一起,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在,这群学生反而放不开手脚,而且年轻人也爱玩,反正自己长大了也知道分寸,倒也放心的挥手离开了。
因为聚餐钱还剩下将近两百块,大家就提议去唱卡拉ok,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可是新鲜,平日里大家都是乖乖牌,哪有去过什么娱乐场所,最出格的事情应该就是上课偷偷摸摸看小说了,因此这个提议大部分的同学都答应了,有那么些个家教甚严的也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被大家半推半就的跟着去了,其实人都一样,都会对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只是有些人直接表现出来,而有些人隐藏起来罢了。
在九十年代,在年轻人的眼里最流行的娱乐便是唱歌和溜冰,那时候唱歌的地方不叫ktv,而是叫卡拉ok,由迪吧慢慢演变而来,一开始只是一处空旷的场地,头顶上几个霓幻灯,在劲爆的音乐和五彩灯的背景下,年轻男女疯狂扭动腰肢。到了后来是舞池和唱歌的地方分离,算做两个房间互不干涉,在唱歌的房间里安装上一台卡拉ok和影碟机,拿着话筒就开始开唱。也有那些头脑精明的,看到里面蕴含的巨大商机,把最早大厅卡拉ok变成以豪华小包间为主的跳唱吃喝玩乐结合的卡拉ok形式,其消费水平大幅度的提升让普通收入的人望而却步,也因此九十年代的卡拉ok是有权人和有钱人(多为私企老板和个体户)常去的娱乐场所,当时投资卡拉ok被认为是最赚钱的项目。现在有些大老板的钱财基础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卡拉ok赚下的钱,所拥有的人脉关系也是在那个时期利用卡拉ok高消费请客招待中所结识的。
其实街上有好几家卡拉ok,但从外表的装修下看起来价格不菲,这时候卡拉ok算是个高消费的场所,绝不是他们这群不谙世事的学生凑出来的一百多块钱可以进去的。问了几家钱都不够后,他们也觉得窘迫了,其实他们单纯的就想吼两嗓子罢了。
梁振兴作为这次聚会的负责人,也不想大家败兴而归,在去不成正式卡拉ok的情况下带着大家到茶楼。应该也不算茶楼,只是自家楼下摆了一个电视机和影碟机,再放上几个话筒等那些吃完饭散步想要唱上两嗓子的就进店里点上一壶茶,一碟花生米和几首歌,这样下来一天也有钱赚。
他们去的时候正好是晚饭十分,店里没什么客人,老板看到这么多人眼睛都笑没了,迎着他们走进店里,招呼着家人拿来好几张大圆桌,和几时张椅子,上茶上花生,剩下唱歌的是他们自己来了。
影碟机里的歌曲都是按照碟片点播的,画面不是泳装美女就是风景画,很是简单,虽然看到泳装美女大家脸上一红,不过唱起歌来也不管那么多了。这时候流行的歌曲大家都能跟着调子哼上一两句,像什么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还有童安格的《花瓣雨》、《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之类的,大家都两个三个靠在一起对着麦克风唱,没轮到麦的只能当忠实观众,献上热烈的掌声或偶尔跟着调子唱。
这时候邓丽君、卓依婷和杨钰莹都是大众女神,因此唱她们的歌较多。这群学生没学到什么声乐和发音,有些甚至都跑调跑到姥姥家去了,但大家都玩的很开心,虽然他们没有钱去高级场所唱歌,虽然他们唱歌不好听,但是单纯的高兴和快乐是实打实的。
等结束时,几个班干部负责让就近的同学安排一起回家,并且要求回家要报平安,等目送他们离开后,梁振兴和林朵才一起送丁子墨离开,本来他们想送到机场的,但还没走远,丁子墨的爸爸就已经安排人把他接走了,最后也只能道声珍重。
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