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3/7)
的话,还是得请了他大哥一块儿过来。”让小舅子别急,先等等:“这样的话,就得等他大哥有了工夫,我先和同窗说说,至于什么时候见再说。”同窗的大哥管理着整个绸缎庄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忒多,不可能是说抽时间就能抽时间的。得安排好手里的事情,才能见上一面。
孙尹也理解,道:“不急的,那我就听姐夫的信了。”
☆、第120章
小舅子的事,冯轩放在了心里,不过他是守孝期间,也不可能约了人吃酒。所以是见了同窗,让他给个时间,是孙尹去赴宴。
这位同窗,去年的时候也下了场,比冯轩还要差些,单过了县试,府试的时候就刷了下来。不过他们家里却并没有不高兴,相反还都挺兴奋的,在家长的眼里,儿子可年轻着呢,总有能够考中的时候,而到时候家里的门楣可就换了,不是人们眼里的不入流商户。
姓刘,单名一个甫,长冯轩两岁,其实两人的交情并没到多好,只是算认识。但冯轩来找他,刘甫也没推脱,商人讲究的就是个和字,生在这样的人家,自然是不会推拒。反正只是见上一面,至于具体的生意,他又不管,有他哥把关呢。就算最后谈不拢,那也怪不着自己,家里也不会因此有损失。
“既是你开了口,也没推拒的理由,这样吧,我回去就和我哥说一声,三天后在镇子里的林德酒楼,让你小舅子过去见上一面。”刘甫答应安排他哥见上一面,但在此之前却丑话说在了前头:“你也知道我是不懂这些的,就由我哥和你小舅子谈具体,如果最后谈不妥,我希望别影响了我们的同窗之情。”他愿意帮这个忙,但在商言商,这事也没个定数,还真怕好心,最后却落了个埋怨的下场。
知道刘甫是担心什么,冯轩笑着保证道:“这是自然,这生意归生意,即使最后做不成,也不能损了交情。由着他们谈,我们反正都是不管的,最后的结果咱们也不过问,我是领你这个情。”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也先走了,还得往先生那儿去呢。”刘甫点头,有了冯轩这个保证,他也没那么的不放心,刚踏出一步,又回头道:“对了,差点给忘了,记得让你小舅子带了一匹绸缎过去,也好看看再谈价格。”得看了具体的货色,才能谈价格。
“放心,忘不了。”
回来后,就和小舅子说了,这事情也没有冯轩能够干预的地方了,不管怎么样的结果,都得是小舅子他们自己去谈了。他相信小舅子这事情上是能处理的好,长了一岁,去年又历练了那么多,再加上旁边还有吴二哥他们看着,不会做了赔本的买卖。而他接下来,就有了件事要做,他不往私塾去了,空闲下来是可以督促着小树学习了。
周树自去年教导着学习,大半年下来,进步的比较的快,冯轩是越发的觉得是块学习的料子,好好打磨一番,未必没有前途。而孙惠,见着自己小弟在这方面的成效,也是觉得或许能够试试。对于相公说的接了小弟过来教导,心里也是愿意的,一来是对小弟学习的帮助,二来也省的相公没事做,触及伤心事。
这样一来,是得和娘说一声才是,得报备一下。
“让你弟弟往学业上走?怎么行,我们家里都是地里刨食的,能行吗?”孙母听了就头摇的像拨浪鼓,她是不觉得自己儿子是吃这口饭的。那学业可不是简单人家能够做的,内里的艰难,别说经历,光是道听途说也知道难。她让小儿子认字,不过是希望像大儿子那样,不做个睁眼瞎、能揽了算账的事,将来跟了他哥哥后面学着做生意。
孙惠就知道娘会是这个反应,解释道:“是我相公说的,他觉得弟弟有灵性,还说比他当年还要聪明些,觉得弟弟能够学业的话,举人老爷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