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51节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51节(2/4)

至于过不下去。

    发薪日后,黄寄北把自己写好的奏章递了上去,意料之中,并没有回音,事关重大,永安帝一时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三个月后,发薪日又到了,这次发的还是胡椒苏木。

    在民间,胡椒苏木都是非常珍贵紧俏的物品,很多有钱人想买都找不着地。但是朝廷一下子折抵出了数万斤胡椒苏木,价格马上就给压下来了。上次还没这么明显,这次发薪后,市面上的胡椒苏木太多,供给过剩,已经到了降价也没人买的地步了。

    高级官员还好点,即使卖不出去,也不靠那点钱过日子。中低级官员可就惨了,每月就靠那点俸禄过日子,变不了现,只能到处赊借。

    悲剧还是发生了,工部主事尚大人是一名清贫的官员,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领了胡椒苏木回来卖不出去,又拉不下脸面出去赊借,无法面对饿得奄奄一息的家人,找根布条悬梁自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站起来反对用胡椒苏木折俸,一时间钱进益成了众矢之的。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尚书终于也要支撑不住了,递了折子请求致仕。

    永安帝当然不会准许,他暂时还没有换户部尚书的想法,这个摊子还得让钱进益继续顶着。

    散朝后,永安帝留下了钱进益和黄寄北。黄寄北猜想,永安帝这是要行动了。

    永安三年,盐政改革正式开始了。

    在黄寄北的建议下,此次改革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盐政事关国计民生,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动乱,是以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永安帝选择在北地先行开始改革,那里是他登基前的封地,对那,他有足够的把控能力。北地官府先是让出了十分之一的盐引,再将其分为十份,由商人竞标获得。

    经过一年的试验,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了二分之一,永安帝决定开始向南方推广。

    为了配合改革的推进,永安帝设立了巡盐御史这个职位,

    巡盐御史,说来简单,主要是收缴盐税,监督盐商的专卖,不过正五品而已,可却是很多人抢破头的存在。

    只要沾上了盐,那可是暴利的存在呀!

    永和四年,永安帝任命郭乐风为两江巡盐御史,负责监督江宁省和江安省的盐政。

    虽然君臣之间存在疙瘩,但永安帝还是信得过郭乐风的,郭乐风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两江是全大渊最为富庶的地方,换个人去,还真抵不住这诱惑,而郭乐风,那是再大的富贵也见识过了。

    太子亲自为郭乐风送行,郭乐风出发在即,却是感到无比轻松,他终于可以放下那些沉重的负担重新开始了。

    两江虽是富庶之地,但未必风平浪静,郭乐风和黄四娘出发前把八岁的郭小白寄放在了黄寄北家,这个小子目前正是人憎狗嫌的年纪,太难管教了,就让黄寄北去头疼吧!

    放下郭小白后,夫妻俩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真是绝情的很呀!

    黄寄北头都炸了,家里已经有两个小魔王了,宁雨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他们家是要开幼儿园了吗?

    黄寄北决定,是时候给这些小家伙立点规矩了,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盐务新政实施后,国库日渐充裕起来,总算是能按时按量发放官员的俸禄了,北地驻军的粮草也有保证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黄寄北他们遇到的阻力也越发强大,纵观历史,改革者是没有好下场的,黄寄北愈发觉得心惊胆战,不敢走错一步。

    永和六年,黄寄北升任为户部侍郎,从钱尚书手里接过了大部分事务,如今钱尚书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该致仕了,可这个平时笑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