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65节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65节(2/4)


    萧瑾没多久也听说了,他立马修书一封,送去给了顾淮南,让他从中作梗,坏了燕国的好事儿。

    萧瑾对此很有信心,与林檀道:“等着看吧,这回定能从内部瓦解燕军。”

    林檀半信半疑:“真的如此有效?”

    萧瑾故作高深:“那是自然,只要军心动摇了,他们拿什么跟咱们们打?”

    没看到这两日因为缺粮食,燕国攻城的频率都低了吗,那是因为他们也没了底气。

    才没了半年的粮食,就变成了这样,若是彻底断了粮

    ,他们最后也只能鸣锣收兵。

    顾淮南得了旨意之后,立马联系各州县官员。

    夏国的东京路,包括东北华北境内的诸多地方,原先都是齐国土地,如今一分为二,各地商人虽然归属不同的阵营,但生意上仍有往来。两国开战,那是朝廷的事,商人的生意还是得做的。

    这生意一做起来,交集自然也就变多了。近来,有不少燕国商人都被夏国人洗了脑。原先他们也觉得多给些粮食不算什么,反正他们也有,但与他们做生意的那些人却觉得他们是冤大头。

    “这战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夏国那边的火炮有多厉害,你们也是知道的。况且这都多长时间过去了,江陵府还是没攻下,只怕你们燕国的军队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厉害。这场仗,不知得打到何年何月呢,难道他们军队一日不收兵,你们就得一直供着粮食?”

    “哪有两军开战,让商人交粮的道理?若他真那么缺粮,为何不让北地的燕人送粮食,他们那儿不仅有粮食,还有数不清的牛羊呢,那可不比粮食管保?”

    “别的傻乎乎的捐粮了,就算倾家荡产也没人记得你的好,不是一族人,还指望着别人会拿你们当同族看?”

    夏国商人的话,句句诛心。

    不少商人回头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这么一来,燕国境内捐粮的商人便一少再少,谁也不想当冤大头,就像那些夏国人说的一样,真那么缺粮的话为何不从北边借呢?

    这些人按兵不动,剩下的商人也不是傻的,自然也开始装蒜了。即便有人装不了,也不过是随便捐了些粮食做做样子,并不会多给。

    是以燕国朝廷并未从商人这儿得到半分好。

    粮食没借到,反而受了一肚子的气。

    蒙阳又听闻这些日子有人在军中散播谣言,说他们的粮食快要不够了,若不能在这个月拿下江陵府,这个冬天他们得饿死冻死。

    蒙阳本就疑心军中有奸细,听到这流言之后,勃然大怒,直接让人查,结果一查,证据竟然都流向他之前怀疑的那几个人。

    蒙阳一怒之下,直接打断了他们的腿。

    之所以没有杀了他们,是因为上还有司徒恭。若非顾忌司徒恭,蒙阳铁定不会留下这样的隐患的。

    人是残了,反而缺粮的流言却并未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贺辞等不知多少次安抚士兵,皆为奏效。尤其在燕国再次攻城失败、兼之下了一场秋雨之后,燕国士兵中的忧虑更甚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仗打了这么久,都已经快要入冬了。听说朝廷只运了三个月的粮食过来,如今都已经吃了一个月了,等到入了冬之后他们还吃什么?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他们又真的能打得赢夏国吗?听说夏国又派了三十万的兵并在江陵府附近,就算他们真破了城,也未必能打得赢。

    萧瑾从近来燕国攻城时士兵的表现估摸出,他们做的那些准备应该奏效了。

    只是攻心之计,如今才开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