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见殿下少年时 >  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157节

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157节(1/3)

    高悦行思虑间, 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这一次, 他们进京还会经过潞涉山, 还会远远的望见她的海棠行宫。高悦行依然决定将他们引到此地, 以免他们进京城屠杀百姓。战场止步于此便可以了。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到了她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再过了三天。

    信王闹着要将皇帝下葬,说是停在皇宫里,已经臭得人睡不着了。信王自己是个谋权篡位的贼子,他不要脸面了,但是其他人还要呢。

    几个老臣气得差点一头撞死在宫门外, 都被奚衡带着锦衣卫一个个全收拾服帖了。

    信王篡位之后, 不登基, 不上朝, 也不露面, 朝臣们现在家里, 天天些檄文骂, 骂的最多的当然是信王和与之狼狈为奸的孔世戍,其次便是奚衡,不外乎白眼狼,忘恩负义之类的言辞。

    奚衡倒是振振有词,开国皇帝的组训就挂在北镇抚司的书房里,锦衣卫只听皇上一人的调遣,甭管皇帝是谁,只要他玉玺在手,就是锦衣卫说一不二的主子。

    信王不肯好好给他爹下葬,只想让人把那臭气熏天的灵柩拉出去算完。

    京里没人听他的。

    于是,他找了最听话的锦衣卫。

    最令人窃喜的一点是,孔世戍这次和信王站在了一边。

    孔世戍有自己的思量,他即将迎须墨尔的王子入京,皇宫里整成这副模样可不大合适。

    于是,在群臣的反对中,皇帝的灵柩被架在了马车上,由锦衣卫押着,带着一个潦草的仪仗,里面全是不得势的太监宫女,凄凉地出京前往帝陵。

    信王这个当儿子的,不仅不扶灵,竟然连送一程都懒怠。

    不明真相的群臣天天在家烧香拜佛,祈求襄王殿下速速带兵归来,收拾了那不是人的玩意儿。

    西境。

    须墨尔终于有动静了。

    子时刚过,外面杀声起。

    李弗襄睁开眼睛,披挂拿刀一气呵成,他丝毫不见慌乱,稳稳地走上了城墙,皱眉打量四周,再向下一探,城下什么也没有。

    再向远处望去,隐约可见一队急速后撤的军队。

    郑家兄弟在他后边赶了上来。

    郑彦气喘吁吁:“打了,终于开打了……咦?怎么没动静了?人呢?”他望着空空如也的城下,眼睛里出现产生了怀疑:“难道是我听错了?不能啊,大哥你听见了是不是,怎么没头没尾的?我是不是在做梦?”

    郑啸狠狠地掐了他一下。

    郑彦嗷的一声捂着胳膊跳到了一遍。

    郑啸闷头道:“到底怎么回事?他们撤了?”

    李弗襄甩着神舞上的布条,说:“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说。”

    郑啸伸手就去揪人:“还明天呢,你回来!”

    李弗襄并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脚下一转,便极快地窜出了几步远,头也不回道:“养好精神,这几天估摸着天天半夜都得来这么一出。”

    还是“耗”字大法,气煞人了。

    次日,军营里研究了一天的战术,实际上是乱吵吵了一天,到晚上,人们都吵累了,头昏脑胀的回去歇息,李弗襄亲自扛了把椅子,上城楼,坐下就等。

    不出他所料。

    夜里子时刚过,须墨尔的猴子们又鬼鬼祟祟来了。

    他们都在马蹄上裹了棉布,所以行军时动静很小,只有到了近前才能察觉。

    可如今镇守在襄城的主将是李弗襄。

    前面一马平川的黄沙与夜暮的交际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