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3/4)
“那魏太傅的意思是……”有大臣斗胆问了一句。“赶着时间,补一次秋试。”魏群玉道,根本无视其他人此即彼伏的吸气声,“在全大盛范围里征集青年才俊,为国效力!”
这下子,根本没人能反驳他,心里刚冒出来的小九九只得迅速退散——确实,任人唯贤,这才是公正!
“魏太傅所言甚是,臣附议。”第一个表示赞同的是郑珣毓。他赞成是肯定的,因为他早就烦死那些有事没事往他家跟前凑的关系户了;若是用一场公开的考试排好序,那他任命官员来不是简单得多?
“臣同样附议。”
“臣也附议。”
不一会儿,几乎所有清流都表了态。而元光耀和顾东隅这两个本身就靠科考脱颖而出的大臣,更是再赞同不过:“十年寒窗苦,在国家栋梁的选拔里却一定会输给有家室的纨绔,这确实不利于大盛的未来!”
萧欥全都听了。等这一拨人话都说完,他又再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大臣想要继续后,他才开口道:“众位爱卿所言,甚是为大盛着想,如此再好不过。这加一场秋试之法,确是最好的。周爱卿,你以为呢?”
负责科考的礼部尚书周雅靖急忙出列。皇帝都说好了,他可能说不好吗?更何况,他也确实挑不出毛病?“陛下为天下着想、殚精竭虑,臣一定尽力而为,好为陛下分忧。”
这么识相,萧欥很是满意。“那就这么定了。此次秋试在正科之外,又恰逢皇后有喜,便命名为恩科罢!”
推恩天下,是为恩科!
众臣心里都有些震惊。但最让他们惊讶的不是恩科,而是皇帝一定要用皇后有喜的由头来加这个恩科……这么说起来,难道皇后之前已经和皇帝说过了恩科这个方法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没人能确定。但他们至少能确定一点,就是萧欥的态度摆明了是要让天下士子都感谢皇后——
这是何等惊人的荣宠啊!
☆、146第 146 章
秦王、江王以及他们背后的阴氏倒台,在朝野之中自然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才不管上头有几个亲王,更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很显然,相比于对秦王残党的清查,他们更关心恩科——
“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听说恩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丈感慨地道。
“瞧您这话说的……难道您家孙子不正在书院读着吗?”旁人故意取笑他。
老头立时吹胡子瞪眼起来。“老夫只是说这事儿头一回听说,又没说不好!”
一听这话题,边上有个商贩模样的也加入了进来。“可不?那是大大的好啊!本来正科三年一次,每次只有几十个人能上榜,那也太难了!”
“谁说不是呢?这次情况特殊,又加恩科……能赶上的可一定得参加,没有比这次更好的机会了!”
茶馆里顿时一片附和之声。
大盛朝的公务员待遇非常好,一般小老百姓都趋之若鹜;更别提这次恩科的录取率显然要比往常的正科高不少,确实是能参加就不要错过。以及,若是皇帝以后打算在官员委任上逐渐用科举来代替推举的话,那就更好了!
“还不是圣人隆恩?”忽而有人说了这么一句,立时赢得了众人的赞同。“虽说我大字不识一个,但就算隔壁家孩子中了,这乡里乡亲的,说出去我也脸上有光啊!”
“就是!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要想!”又有人道,“不过我还听说,恩科好像是皇后娘娘的主意?”
“不管是谁,咱们都落了好处啊!”老丈说出了众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