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重生之锦书难托 >  第109节

第109节(2/3)

技,这边呢,自己跟着大哥白语元搭档双簧,所以说,白素锦的字典里排行前三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双重标准!

    兴成酒坊的粮栈公布减量减价的消息后没出三天,再次投下了重弹,价钱从原先的降三成变成了降四成,还得是马上签订契约书的。

    按照如今种植双花糯的成本,降价三成后的收入基本上可以和一般水稻所得持平,但若是再降一成,虽说未伤本,但获利就很薄了。

    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坐不住了。

    一部分人因为害怕再降价,抱着就当白种一年的念头和兴成酒坊签了契约,剩下的一部分人仍在徘徊,后悔之前没有签契约的同时,又在为现在的价钱觉得不值。

    当楼庄主一行人再次登门的时候,白语元代表恒丰粮行和丰泰粮行表示,愿以七折价钱收购双花糯。

    就在白语元表态的当天下午,临西府内的十家粮行、以及许家商行临西分号纷纷相继发出消息,同样以七折价钱收购双花糯。

    次日,府仓也贴出告示,双花糯可以以七折价钱折算缴纳税粮。

    此三日后,余下的那部分未签订契约的双花糯种植者全部签约完毕,兴成酒坊期间一单未成。

    第115章 循环

    兴成酒坊终于也品尝了一把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

    贡酒每年上呈的份额在那摆着呢,余下的部分想要维持已经铺陈开来的规模已经是不可能,加之酿酒所用谷物原料供应不济,兴成酒坊做口不成,反倒伤了自己的根本链条。

    然而,这还不算完,等到次年聚福兴酒坊的蜀黍酒“黔西老窖”推出后,才是给了他们迎头重击,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寒冷。

    纯粹依靠市场作用来指导生产和流通,不可避免要承受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损失和动荡。

    双花糯一事并非大历首例,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例,但它在大历史书上却被屡次提及,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的价值在于引起了当时川省为政者们的重视和反思,并由此诞生了一套新的商管政策,以及一个全新的部门:物价署。

    大历后世较为完备的商务律法便是从这套商管政策发展而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白素锦眼下面临的商业经营活动依然主要是靠刑律的广泛约束和道德上的自律。

    不过,她也有一项开创性的实践,便是一手促成了商会。这两年,原先的“临西布业四十九坊联合商会”不断充实壮大,如今已正式更名为“川中织坊联合商会”,商会成员已经增至百余家,五福和荣生自元气大伤后正赶上织纺工艺大革新的时期,两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本集中在花綀身上,打算借此迅速占据高端市场,岂料没多久小荷庄织造坊和广蚨祥就推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锦缎,对高端市场造成了震荡式的冲击。而后随着棉花的推广种植,棉布以低廉的价格和柔软贴身的质感又风靡中低端市场,从年初开始,棉麻双混织造出来的布匹受到百姓们热捧,销量极其可观,广蚨祥隐隐坐稳了川中第一布庄的宝座。

    面对此种局面,五福和荣生颇为识时务,以支持总督衙门修筑庐江水堰为由头,积极响应募捐的同时,还购买了江东、江西两府两千亩田地,算是主动向周慕寒以及白家兄妹示好。白素锦借坡下驴,大方地将锦缎的工艺卖与他们,算是接过了他们递过来的橄榄枝,当然,五福和荣生申请加入商会的事另当别论,还需再考察考察。

    双花糯危机算是暂时告一段落,白素锦这边忙着正忙着诸处庄子的秋收,统筹各项所出的调配,案头堆着厚厚的账册,忙的颇有些焦头烂额。周慕寒更忙,秋汛结束后到来年春汛之间,是赶工期的黄金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