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  第36节

第36节(4/5)

山。自己除了每天看看作坊,按着媳妇的方子熬些卤汁之外,其余的时间全用在了当好全能相公跟二十四孝奶爹上。

    等到李青暖出了月子,查看账本的时候,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送去外县的货一次性的量大但车马费却也不低。加上不少掌柜的反应,那些不易保存的香辣藕片豆腐就算放在地窖里,储存也不过三五天。

    原本她也琢磨着用类似于冰鉴这类的简易冰箱储存,可外面集市上的冰块也要数文钱一块,算下来倒是增加了不少成本。所以想来想去,她还是没琢磨出一二来。

    最后,索性借了出月子的日子召集大家一块吃顿饭,顺道看看大家有没有啥好主意。

    忙活了一天,李青暖跟何氏又去灶房弄了些熟食,下了工的石大嫂也来搭手给蒸了一锅肉包子。

    到了饭点儿,赵铁牛护着林月娘也来了,三家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好的。看着何氏急着收拾桌子,李青暖赶紧接过了碗筷,让人坐下。

    今儿的事儿,她想的时间不短了,虽说手里有配方,可那挂面的方子迟早都会被人琢磨出来,而自家凭借的不过是做的早,销路稳定,加上口味多。鸡蛋的蔬菜汁的,让人觉得新鲜。说到底,再扩大销路,倒是难上加难了。

    毕竟杂货店基本都谈成了,至于各地方驻军营地的销路,只怕迟早会被户部管辖起来。倒是地方练兵的卫所,还能支撑各处杂货铺的销量。

    再者这里到底不是现代,受到地域跟原材料的限制,没法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至于香辣脆系列的卤菜跟风味小吃,倒是可以成了自家致富的根本。毕竟,自己手里的方子是不易被复制的。

    她心里其实已经勾勒出一个雏形了,就是各县或者销量好的镇上,可以开设田家作坊,然后按配料或者卤汁供应。说白了,其实就跟前世的那些特色加盟店或者某可乐那样,按各地掌柜的下单量定期送去卤汁或者配好的香料。

    人手跟食材,自然也是各处作坊在当地购置。

    这样不仅扩大了作坊的规模,从长久看,也是一个很好的置下产业的法子。

    至于怎么投资,如何分配利润,她倒是没有想清楚呢。

    ☆、第84章 加更喜事连连

    听了李青暖的计划,几个人都是眼前一亮。而一向傻憨的田铁石,这次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他们完全可以按着赵氏杂货的法子来扩大经营啊。

    就是以潮河沟为大本营,各地设立独立的作坊,利润分一成给各地的掌柜的,其余的按账本设定交回潮河沟。当然,李青暖考虑的更细致全面,从自己得出去几个专门负责制作得监工。

    这监工自然是信得过的可靠人,也免得各地的铺子做大了生了啥不该有的心思,最后砸了田家作坊的牌子。

    因为要在各地开设作坊,这几天田铁石跟李青山他们可以说是忙的连轴转。新来的县丞也不知得了谁的嘱托,对田家作坊倒也有几分关注,加上对方要做的事儿的确能让自己的政绩好看一些,所以衙门倒是一点都没为难。

    春去秋来,转眼间又忙活了一整年,从招人到各地尝试制作菜品,可是让田铁石他们连轴转起了来。

    李青暖跟何氏、月娘到时因为孩子的事儿闲下来了,可说起来动脑子算账跟在作坊里费心操持的事儿,却也是不轻松的。

    准备在各地开分店的事儿足足忙活了十来个月,而李青暖更是除了留存下来的二百两周转银子,把其余的几千两存银全部投资进了这次扩张。可以说,这是她最有魄力的一次决策。

    自家媳妇下了血本,田铁石自然是全力支持的。经过时间的打磨,加上最初碰壁之后的经验,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