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5)
搭地聊起了彼此的近况。尤晓莺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这半个月来在省城的经历,谈起在xx师专那一波三折的招聘经过,到现在还意犹未尽。
“方远,你说这出门在外,能遇到像那位张桥张校长这样热心肠的老乡,我是不是特别幸运呀!”尤晓莺摇摇方远的胳膊。
方远半拦着她的身子,抚摸着她光滑的背脊,口气宠溺:“是是是,你就是老天爷派下来的福星福将,走到那都有贵人相助。”
“可光是有贵人帮忙,要不是靠我自己的能耐也拉不来这么多人。”尤晓莺反而不满意了。“对了,最近建筑公司那边怎么样,这次我还给你带了了会计回来当出纳。”
房间的光线昏暗,尤晓莺也看不清楚方远脸上的表情,但她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身体出现了些许僵硬。
难道公司那边有什么不顺利的?尤晓莺支起身,关切问道:“不是说好的,我们夫妻之间不能有秘密的吗?公事上有什么难处,你也一样要对我通个气,万事商量着办嘛。”
方远用他那只空着的手,捋了捋尤晓莺额前汗湿的碎发,“你放心,公司注册的事都一切顺利,工地上也风平浪静。我就是觉得安县的建筑业总容量也只有这么点,我们就是霸者安县这个地盘,事业机关修建办公楼和家属楼的工程在这一两年来也接近饱和了。以后,我们能接到的工程也会越来越少了。公司想要发展,还是得另谋出路。”
做建筑这行的,光是会帮别人盖房子也只能在产业链下游捞点小钱,即使手段了得能在材料劳工上克扣一部分油水,也不见得比如后世一样开发商搞房地产直接卖几套商品房到手的多。
在尤晓莺记忆中,安县的房地产真正地兴起还是在零五年以后,也正是那几年陶姜的房产公司做得风声水起。但那时安县的房市红火,也是托两千年后县城周边山上的农民都进了城,一房难求的缘故。
现在想要在安县做房地产,为之尚早,就如方远说的那样市场已经饱和了,发展也不成熟。可除了安县之外再大一级的城市呢?比如说在地区呢?
据尤晓莺所知,整个青山的房地产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此时的国有土地转让价格跟地里的大白菜价一般,完全是白捡的。
尤晓莺突然想起了他们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青年男子,她与孙利在火车上为放行李的事犯了难,正是这人帮她们解了围。事后尤晓莺简单地同人道了谢,可没料到事情也巧了,他们是同一个隔间的,也正好到青山下。
男子三十岁上下,姓于。这倒不是尤晓莺他们问的,是他自我介绍的。这于哥一帮了忙,就对着她与孙利套近乎,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在两个姑娘身上乱转。
尤晓莺是已婚人士,孙利同样也有了对象,当然对于哥爱答不理。
但魏海却同这于哥十分投缘,回程的火车上,这两人一路胡吹海聊的,搅得尤晓莺不得安生,这才没休息好。
姓于的一看就是在社会上打滚的油子,天南地北地胡吹,牛皮都快吹上天了。
尤晓莺没办法也被迫听了几耳朵,混街面的小道消息真真假假。但有一个消息她还是上了点心,于哥神神秘秘地提到,青山很有可能在下半年取消地区,改设为地级市。
当时,尤晓莺是一笑了之的,年前安县机关单位里这个风声都传疯了,尤父也在家里提过这件事,人人都盼着能成真。
但地改市尤晓莺确实经历过,在她印象里青山成立地级市得等到明年秋天才能落实。但这肉落在海里,嗅觉灵敏的鲨鱼总能在第一时间问道腥味。
青山位于x省东部,三省的交界之初,自古时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