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剑三+古龙]放着那朵花我来! >  第70节

第70节(4/4)

天君同学有些心塞,为自己幼年时的掉以轻心。

    早知如此,就不该玩得那么过火了!

    ——谁让郁家那三个小子和他年纪相差都不大呢?

    于是顽皮的男孩子们毫无意外地玩到一块去了。

    特别是郁家老大和老二,一个比他虚长半岁,一个小了三岁,都是聪慧异常之辈。不仅如此,他们更是自懂事起就被郁家爹爹带着在外行商,见识之广,思路之宽阔,不在被师父带着周游大唐的他之下。

    他起初还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后来看到郁家爹爹和自己师父在一起谈论吐蕃和大唐边疆局势时,见那形容丑陋身有残疾的男子只听师父说了一句关于在往江南来的路上见闻,便能推断出千里之外长安城里发生了什么时,他方才明了这与自己年岁相近的同伴,乃是得其父真传。

    可谓虎父无犬子。

    要知道,郁家爹爹入赘之前,出身丝绸之路的大商贾之家,常年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走动。自高宗后,大唐与周边诸国摩擦越发频繁,丝路之上更是马贼横行。甚至,很多时候,那些根本不是马贼,而是人人心中明了的来自何处的骑兵。

    但即使知道又如何?

    哪怕相比于前朝,商人地位已经提升了许多,但是士农工商这由春秋管子提出的阶级划分已经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数百年之久,早已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观点了。即使驻守边疆的军队知晓本国商人被欺辱,但在驻边军队多为杨国忠所属的神策军的情况下……聪明点的商人都选择打落牙往肚子里吞。

    这般大情况下,为了避免大的损失,作为大商贾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及时规避开唐军与之交战区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但不管是大唐还是开战的吐蕃等国,都不会有那个闲心和心力去提前告知要路过此处的商人:哦,我们要开战了,你们换条路走。

    于是,及时从有限的已知情报下推断出未来局势发展的能力,就成了郁家爹爹行走丝路数十年都不曾栽倒的独家秘笈。

    而现在,这种本事,被他以言传身教之法,教授给了他的几个儿子。

    理论联合实际,郁家几个小子对于大唐周边国家和中土的关系了解之深,是只能从文字情报上得知那些家国大事的他所不能企及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之后,师父罗宇带着他前往吐蕃,并且在那里定居数年,让他亲历这纷乱国境与家国大事。

    而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他才会遇到为了教授弟子而跟着到了吐蕃、当年九天之一的钧天君李守礼,以及,因姐姐李沁和亲而跟去的李倓……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