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路锦绣 >  第12节

第12节(3/7)

有丹桔》

    ☆、鸿雁北地来

    柳蘅终究没有多事,毕竟柳赟穿来此地这么多年了,只看他的行事作风就是相当自我的人,身处高位多年,多多少少应该有些辣手狠心了,谁知道柳赟知自己同他一样会是什么反应呢?

    至于皇子甄选皇子妃之事,这不是推后了吗?现在自己就着急却有点杞人忧天了。如今还是将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经。此时此地的高门贵女们可不奉行宋明之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琴棋书画里至少有一样要拿得出手的,女红剪裁也要会一点儿,骑射也要会,厨艺也要晓得一些……

    柳蘅扳着手指一看,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呢?若是每天都忙起来,哪里有什么功夫去勾心斗角?想想前世看的小说,顿时明悟了,只有无能平庸且心胸狭窄的女孩子才会成天盯着别人哪!

    柳蘅想清楚了,自然也就如从前在冀州外祖家一般,日子过得颇为平静,卯时初刻起床,洗漱后在院子里比划下不太标准的五禽戏,然后用朝食,再和姐妹们一道去大风院里跟着夫子学习,琴棋书画轮着来。近午时下课,要么和姐妹们一道用茶水点心,要么回自己的屋子去用。下午的时间自由支配,柳蘅一般是练琴或者练字,到了申时中则用夕食,其后要么去大夫人那里坐坐,要么就在屋中看书。再则就是每隔三日去太夫人处请安,隔五日去隔壁的长公主请安。

    这样规律的生活,让柳蘅回忆起了前世的学生时代,倒是不觉得枯燥,反觉得这样的平静生活,倒也不错了。而这平静生活中的惊喜,则是隔一个月便从河北送来的书信和一些小玩意儿。于柳蘅而言,宇文七已经不算是陌生人了,哪怕她并不知道他的长相。

    不过也不是人人如柳蘅这般受到住规律到有些无趣的生活,如柳芙等人。虽柳蘅自我安慰不要将这些小姑娘的小心眼放在心上,当有时真的很火大。就如同嗡嗡的苍蝇,虽则对自己造不成什么伤害,但是柳荻不时的刺探、柳菂的冷嘲热风、柳芊的隐晦挑拨、柳芜的若有似无的火上加油,天天上演的话,也让人心烦得很。尤其是柳菂拿宇文七的书信说事时,柳蘅都恨不得去扇她几个巴掌让她住嘴了。

    这一日柳蘅再次收到了河北来的书信,而打开装信的匣子,才知竟是两封书信,除了宇文七写来的书信,还有一封竟然是三舅父王恪之的绝笔之信。

    王恪之本来以为没有了嫡母和嫡兄一家子,自己便再也不会恨,会得到自己一直以来期盼的东西。但是等老夫人和嫡兄等人都去了之后,他才发觉他有多么的天真。魏大牛起事之前称得上是豪气干云的汉子,然起事之后,也许是被突来的胜利冲昏了头,也许是见到了世家大族库房中方发黄的绢绸、堆积如小山样的大钱刺激到了,也许是杀人杀红了眼,本说好不会大掠州府的流民大军毫无节制地一路冲、杀、抢。便是王府也不例外。而事后魏大牛不过只一句抱歉和赔了一万钱罢了。

    而让王恪之彻底认为魏大牛不足以为之谋的却是乱军在攻打襄国之后,乱军将河间王及抓住的豪族全都杀光的行为。诚然他也鄙夷只知吃喝享乐的河间王宇文舵,而那些一道被抓的誓不低头的士族高门之人,更是不该杀。王恪之劝阻不住,就是一开始成魏大牛称为军师的郑显,都劝阻不住。王恪之知道魏大牛被官军打败是迟早的事情。

    郑显是王恪之少年求学时的同窗好友,虽多年不曾走动联系,但还是相信他的眼光。一次深谈之后,王恪之下定了决心择时机投官军。结果便是河北的官军打了春天动乱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王恪之死了,死前让儿子跟着宇文兰,更写了书信来长安与太原,请求原谅,只望儿子王诵不被出族。

    王恪之在书信之中流露的悔恨之情更多的是因为如今局面,而不是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