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路锦绣 >  第6节

第6节(2/7)

百兵士的名额,这其中还有一百来人的空额。如今调了两百人出来,于城中警戒流民的兵士立刻就少了一半,这么大的变动瞒不了人,不多时,时刻注意着刺史府与城中动静的高大海等人便得知了消息,更何况还有王恪之父子向外通消息。

    “大哥,你看郑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雨终于停了,明日定会如郑先生所言艳阳高照,正是我等起事的大好时日呀!”一身材瘦削眼上两把扫把眉的汉子看了雨停了,忙跳进屋中和魏大牛说道。

    魏大牛却是看向屋中唯一文士打扮的留着短须的清瘦男子,“郑先生,你是有大学问的人,您说咱们什么时候起事好?”

    郑先生待魏大牛的态度却很尊重,低声笑道:“大当家过誉了,以我之见,明日召集人手,后日引一部分流民于城外,到时候伺机而起。刺史王沉之才干平庸,州府之内的兵士不足两百人,到时候拿下州府也不是难事了。”

    魏大牛用力拍了下桌子,大声笑道:“好,那就依照先生之计,后日我们一举拿下冀州城,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也瞧瞧我们的厉害!”

    坐在末位的高大海只抬眼扫了一下郑先生就垂下了头,他不在乎魏大牛和郑先生几人到底是想讨一份活路呢,还是想造反,只要能借势报仇,他便跟着干。不过后日里起事,那柳小娘子岂不是也要跟着遭殃?不过前日救了她一命,算是还了她三年前的恩惠,如今她是死是活,那就与他无关了。

    柳蘅并不知冀州城内外的风云暗潮,她安下心来好生睡了一觉,第二日觉得身体和精神都好了许多,又看见阿杏和阿梨也都安然无恙地过来伺候,难得高兴起来,先和柳钧一道用了朝食,又去看了王映华后,这才对着王家众人辞行,卯时末,柳家兄妹二人轻装从简地离了刺史府,来相送的,只四郎王卓一人。至于姜太夫人早前打算让王二郎相送的事,根本无人提及。

    牛车之中,柳蘅想起之前同杜氏所说的话,只希望二舅母能听进去两分了。不然也就只能随着王家没落下去了。

    跟着柳蘅一道离开王家,除了阿杏、阿梨与阿桃三人,还有在针线上做活的寡妇柴嫂子和她才五岁的儿子,再有一个是在厨房里做事的李妈妈。乳娘姜媪,却是并没有跟着,而是被儿子媳妇接走了。阿杏几人有些不忿,倒是柳蘅劝住了。长安柳家到底是个什么情景,长辈们到底是何打算一概不知,姜乳娘不愿跟着也是人之常情的。

    “只是外祖家如此家风,便是二舅母在,怕是也难了。”柳蘅摇了摇头,暗叹一声,她掀开车门处的布帘,最后看了一眼阳光下恍若一新的刺史府,便果断地放下了车帘。而后的一天颠婆也让柳蘅没有了心思去伤春悲秋了,即便是牛车,也让柳蘅心里叫苦不迭。

    “想不到出了城后这般难走。”柳蘅趴在车上抱着一瓷痰盂吐了好一阵,才靠在车壁上有气无力地说。

    阿杏端来清水给柳蘅漱了口,安慰了她几句,又和阿梨说了两个笑话,看柳蘅好些了,这才住口。却听牛车外有马蹄声哒哒而来,她忙笑道:“娘子,定是三郎君过来了。”

    柳蘅颇为喜欢柳钧这位性格敦厚不够圆滑的堂兄,反正她也没有嫡亲的兄弟,与其想着以后与种/马/父亲所出的一串庶出的兄弟们培养感情,还不如和眼前这位堂兄好生相处呢。

    “三哥!”

    柳蘅抬起手将青色布帐掀了起来大半,靠在内厢壁,笑问道:“可是该寻驿馆歇息了?”

    柳钧看柳蘅的脸色虽有些苍白,精神却还好,便放下心来,道:“出了冀州有七日路程方能到涿郡,只是今春雨下得过长,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的难走,只怕得十日功夫才成。我只是担心你,这头一日就受不得颠簸,后头该受罪了。还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