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帝国风云 >  第248章 风雨欲来

第248章 风雨欲来(2/3)

到了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

    当时,顾祝同答应在六月底之前为乌克兰提供五十亿华元的无息贷款,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明确提到,乌克兰要想获得更多的贷款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

    说白了,贷款可以不计利息,但是贷款本身并不是无尝的,乌克兰要想获得更多的贷款就得成为中国的盟国。

    当然,至少得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

    显然,成为中国友好国家的基础就是建立起一套得到中国认可的政治体制,确保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不会动摇。

    对乌克兰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既然已经跟德意志第二帝国划清界线,乌克兰就必须争取获得中国的支持,不然就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军事入侵。

    乌克兰成为了第一块倒下的骨牌,接下来是俄国与白俄。

    战后,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跟罗马尼亚存在争议的摩尔多瓦地区之外,俄国的欧洲地区出现了三个国家,即俄国、乌克兰、以及在侵占的波兰领土上建立的白俄,其中乌克兰与白俄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俄国则以中德战略缓冲区的身份,在战后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权。

    当然,战后的俄国,已经远不如之前的俄国。

    只是,俄国在前红俄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巨大,而且拥有成为地区强国的基础。

    一九九二年五月,德意志第二帝国被乌克兰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俄国与白俄领导人在明斯克会晤,正式提出合并计划。

    按照公开的消息,白俄将并入俄国,成为俄国的一个自治加盟共和国。

    因为俄国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而是中立国,所以白俄在并入俄国之后,将自动解除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同盟关系。

    这下,麻烦来了。

    虽然俄国为中立国,但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东面,白俄是唯一的战略屏障,即德意志第二帝国直接与白俄接壤。

    白俄并入俄国,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丧失了这道战略屏障。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当时德军总参谋制定了一份军事行动计划,即通过军事占领的方式来阻止白俄与俄国合并。

    只是,赫岑道夫阻止了军事行动。

    原因很简单,出兵占领白俄,肯定会与俄国为敌,而根据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签署的秘密协议,中德两国都为俄国独立自主提供了政治担保。这就意味着,如果俄国为了白俄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就可以根据当初做出的担保,为俄国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显然,这就意味着俄国将成为中国的盟国,而中国也就能够借此把战线推进到帝国边境线上。

    显然,不管军事行动的结果如何,都意味着中德将由间接对抗转为直接对抗。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后果。

    相反,如果让白俄并入俄国,以此保证俄国继续保持中立,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还能获得更好的安全环境。

    正是如此,赫岑道夫在白俄与俄国合并的问题上保持了沉默。

    问题是,赫岑道夫只看到了军事干预的风险,却没有想到容忍白俄与俄国合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要知道,赫岑道夫的沉默,等于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无力控制所有盟国。

    对西方同盟集团内的其他国家来说,这就等于获得了一个可以摆脱德意志第二帝国控制的信号。

    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即七月中旬,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西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法国与意大利领导人就明确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