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农门妇 >  第104节

第104节(2/6)

道:“父皇想寻木圣人遗作,这次二弟去武陵源尽力寻找,务必找到才是。”

    慕容鸿仿佛明白了大哥的意思,点点头,告辞离去。

    苏全道:“不知二皇子可知晓殿下的意思吗?”

    慕容湛:“即便二弟不知,只他一到武陵源,碧青姑娘也自然知道该怎么应付。”

    苏全:“皇上圣明了一辈子,如今为何如此多疑,莫非跟周路拿走的那个匣子有关,听说前儿有个清虚观的老道被皇上召进了内宫,在清和宫铸起了丹炉,莫非周路拿走的那个匣子是长生不老之法?”

    慕容湛目光闪了闪:“可知那老道是何人举荐的吗?”

    苏全:“说起来还是个熟人,是太原知府刘胜。”

    刘 胜?竟然是他。不是苏全提起,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阴山之盟后,刘胜获封太原知府,看来这刘胜也不是个安分之人,不然,又怎会千里迢迢举荐了个老道进 宫,而父皇之前一直不信这些,如今为什么信了,莫非木圣人遗留的匣子里真是长生之法,怎么可能,若真有长生不老之法,那岩洞里怎会剩下一堆枯骨,父皇这是 一叶障目了,莫非人老了都想着长生吗。

    忽想起昨儿内务府总管来东宫呈报清和宫要的东西,如今想来那些该是炼丹所用了,不禁叹了口 气,父皇一世英名,却不想临老也入了长生的迷途,如今南北安定,天下太平,就该整顿吏治,惠及万民,却不想父皇竟开始迷恋丹丸长生之道,而父皇对木圣人所 遗之书如此迫切,又是为了什么?

    想到此,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忽闻一阵桂花香,抬头才发现不知不觉已进了东宫的月桂苑,因院中一颗百年月桂而得名,如今已近中秋,正是月桂开花之时,阵阵清香袭来,沁人心脾,枝头上嫩黄的桂花一丛丛的煞是可爱。

    想起老九说碧青最喜欢吃桂花糕,开口道:“苏全叫人把这些桂花打下来送去武陵源给……”说着顿了顿:“给东篱先生赏玩,先生如今不再京中,错过这一树桂花,可惜了。”

    苏全应一声,叫人来摘桂花,小心的放到盒子里,用轻纱蒙住,快马加鞭送去了武陵源……

    ☆、第121章

    碧青这一走就是八个月,二郎一开始还能瞒着,后来日子长了,可就瞒不住了,就算深州事儿再大,也没说一去好几个月没音没信的,好在后来岭南那边儿传了信回来,二郎才松了口气,把事儿跟家里人说了,让他娘狠狠捶了好几下子,骂他胡来,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跟家里商量。

    二郎只是嘿嘿笑,若重来一回,他仍会如此,娘是个乡下妇人,有些事不明白,自己却不糊涂,大哥大嫂不在,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要是再拿不得主意,这个家就乱了。所以,即使后来冬月跟顺明俩人找着,也送去了深州藏着,等嫂子有了信才叫回来。

    即便知道碧青好好的在南境,家里人也担着心呢,尤其几位老人更是天天念叨,得了信儿,在外游历的两位先生也带着燕子回了武陵源,焦急的期盼着碧青回来。

    武陵源的老百姓不知怎么知道了,有事没事就往普惠寺跑,烧香念佛求佛祖保佑碧青平安回转,老百姓心里最明白,如果没有姑娘,就没有如今的好日子了,故此,这八个月,普惠寺的香火比往常更鼎盛了许多。

    碧青的马车一进武陵源,老百姓就纷纷上前打招呼:“姑娘可回来了,姑娘这一路还平安吧……”七嘴八舌的问候碧青,热情非常。

    赶车的是小三,在车上拱拱手:“各位乡亲,姑娘坐了两个月船,刚回来,还没进家呢,容姑娘回去瞧瞧咱们小少爷,再跟乡亲们说话儿成不。”

    乡亲们忙道:“可是,可是,姑娘快着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