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所谓爱情

第二百九十六章 所谓爱情(4/5)

,只有求助于爱情了。她们对爱情想象得极为美好,所以哪怕是有人虚幻地向她们展示假的美好,她们都是喜欢的。而像小袁这种有一定硬实力的人,反正没有浪漫与奇迹的特点,被无视。那些人知道,要拯救自己,只能靠爱情的奇迹。但小袁这种人,不像是有奇迹发生。

    对于小石来说,她是感情上,从来没有优秀的,或者说她以为优秀的男生来垂青,所以,对自己感情生活,也有一种奇迹般的甚至宿命般的想法。整个大二,她混迹于男生堆里,做他们的朋友,想发现并且期待奇迹的诞生。结果,兄弟交了一大帮,却没有收获一个恋人。

    大三,当然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大学里大部分课程,都要在大三结业,而且都是最难的专业课。英语四级早过了,但为了增加自己毕业后找工作的筹码,就要过六级,还想要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英语这东西,是一个思维及语言环境的问题,需要的是时间,是数量,是精力。并且,还要考各种证,以便于在选择职业时,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大三,是最忙的,根本没时间。即使你有时间,男生们也没有时间了。

    大四没人要,当然,付出那么多追求你,时间精力与金钱,结果,两人一起的时间,不足半年,费效比就划不来。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了,理工科的人,喜欢把一切事情拿来计量分析。他们有一种奇怪的科学精神副产品,他们误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计量的,也就是可数字化的。

    因为所有科学的分析基础,就是数学。如果不能数字计量,那就没办法分析了。本来是掌握工具的人,结果成了工具的奴隶。

    当然,大四的下半年,除了通过论文外,就是找工作了。找工作,在地域行业上的不可预测性,导致毕业季也成了分手季,所以,按一般概率,大学恋人成功走入婚姻的,也不足一成。

    付出过高而成功率过低,也是他们望而却步的原因。

    青年男女把爱情神圣化,主要原因并不是高大上的哲学决定的。其实是生理心理与情感的纠葛,加之现实条件的巧合,各种因素促成。因为影响爱情成功的因素太多,变得不容易量化和分析,所以,人们给爱情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认为它是不可预测的,甚至是神圣的,这其实是假象。

    这就像解一个多元多次方程组,也许看起来复杂,但经过统计学的计算,也是有规律的。

    有人就专门做过此类研究。比如,在相似条件的男女中,平均喜欢上对方的机率是七分之一。从大学同学中,如果家庭出身或者兴趣爱好大致相似的男女中,如果你接触了七个以上的此类异性,大致有可能喜欢上其中一个。反之亦然。

    不是说,七个男生七个女生在一起时,这十四个人,要成功一对,只是说有这个可能。从数学表达中,概率统计不是加法计算的,而是乘法计算。

    结论:在相似条件的男女中,互相都爱上对方的可能性,是七七四十九分之一。

    用这个结论来解释某些现象,就有趣了。比如在高中,一个班大约是四五十个人,分别有二十几个男生和二十几个女生。结果就有这种现象发生:如果你没有喜欢上本班的某们,那隔壁班某位,就是你喜欢的人。两个班的异性,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十九个人。这就是中学单相思的数学规律。

    但是,这两个互相喜欢的人,总在单相思的层面中,家长学校的压力,让你们羞于表达,或者中学沉重的课程让你们没时间表达,所以,没成。

    但这两个相互喜欢的人,哪怕是曾经互相表达过,甚至牵手过,最后为什么总是无果而终呢?因为后来,条件变了。你们后来因为大学的不同,城市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各类不同,造成你们成了条件并不相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