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惹怒偏执太子后 >  惹怒偏执太子后 第99节

惹怒偏执太子后 第99节(3/4)

平常的寂静,传出嘈杂的人声。他定了定神,轻声唤:“父皇。”

    片刻后,传来李洵沉闷的声音:“进来。”

    李熙和便推门而入。里面的东西都是他用了很多年的,沾染上了岁月陈旧的痕迹。

    父皇贵为天子,却很念旧,想着很多年前的人,用着很多年前的旧物。

    他到父皇面前坐下,目光不着痕迹地从他面上扫过,看到他神色莫名舒展,似乎纠缠许久的心魔已悄无声息离去。

    “父皇,我还没做好当皇帝的准备。”

    李洵慈爱地看着他:“你长大了。”

    李熙和忍不住抓着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掌心,哽咽:“爹爹,你不要熙和了吗?”

    李洵摇摇头:“离开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只要你记得爹爹,我就一直在。”

    说到这,不等李熙和说话,李洵又说:“这些年我太累了,你是个好孩子,爹爹可以放心把江山交到你的手里。熙和,你是爹爹这一辈最杰出的功勋。”

    李熙和红着眼圈从紫宸殿里出来。他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外慢慢走着,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

    不知何时,曾经庄严肃穆的紫宸殿外种了好多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

    他终于想起,几年前他几番周折听说了父皇和那位姨母的事情,心血来潮跑到曾经的瑞王府去,看到园中满地萱草,满院精心栽种的海棠花开成漫漫花海。

    李洵退位后不久,让人在与万寿山遥遥相对的与春山上兴修了佛寺,毅然决然剃度出家。李熙和震颤不已,百般追问,他最终说自己罪孽深重,所以遁入空门赎罪。

    李熙和闻言就不再追问了。

    此后多年,一直到他逝世之前,他一直都住在与春山上,再未踏入山下半步。他听说了很多万寿山雁塔寺了尘法师的轶事。离开他的岁月,她的生活是那般丰富多彩,她译经书、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她广发善心,致力于阻止战争。

    在她的进言下,李熙和广开和列国的商贸往来,他们和辽国、陈国、金国等各国贸易往来,让中原的种子、生产技术远扬四海,养活了更多的人,人人得以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天下难得的安宁祥和。

    文和七年冬,天气甚寒。

    有人从与春山来看傅娇。

    万寿山上下了雪,房檐下的青灯覆盖了皑皑白霜。寺中的僧侣对她很好,屋子里的地火龙早就暖暖升起。她最近身体不怎么好,许是年轻闹下的旧疾,每到冬日里就不爱动,懒懒地倚在榻上动也不想动,隔着草帘,她也看不清来人是什么样子,只隐隐约约觉得是个少年僧人,脊背挺得笔直,恭恭敬敬地从怀里掏出样东西呈上来。

    她疑惑地接过去,双眼竟然兀地一湿。她从没想过,时隔多年竟还能看到这东西。

    她知道匣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是当初玉菱成婚是她送的李洵亲手雕刻的木马。

    它救了玉菱一命,李洵一直留着它。

    “师父生前吩咐过,他圆寂之后让我把这东西送到法师手中。”

    “他人呢?”傅娇嗓子干涩,良久才从喉头挤出嘶哑的几个字。

    小僧道:“师父昨夜圆寂了。”

    门外天光漆漆,随着少年的离去,门渐渐合上,夕阳金色的光泽统统被拦在门外。夜风一吹,屋里帘幔四起,纷纷点燃青灯。在昏黄的烛光中,帘幔上倒映出她的身影,珠玉满头。她眨了眨眼,满头的珠翠在流光中轰然四裂,那影子变得轻盈,散着发,簪着简单的花。

    她知道那是许多年前的傅娇,那年她十五,他十七,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