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罪念 >  罪念 第23节

罪念 第23节(3/7)

然问戚宁,既然认定隋勤思是真凶了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此行时,戚宁回答得很坚决,要,而且此行的意义非常重要。只有对隋勤思的成长经历全面地了解,才能找出他最直接的刺激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前摄策略,进而实施诱捕。

    探寻隋勤思的成长之路,由他就读过的大学开始。

    那所传媒学院在城市里很有名,再加上车载导航的引导,没怎么费力两人便找到目标。

    看时间尚早,两人先在附近一家快餐店吃了点早餐。趁着吃饭的工夫,两人顺便讨论吴良志和隋勤思这两人的关系问题。吴良志的情况戚宁了解得相对详细些,据他父母说,他是96届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而隋勤思在电视台官网上的简历没那么详尽,只标明他是学电视编导专业的。这两人年龄相仿,专业相同,关系又亲密,所以程巍然和戚宁估计他们很可能是同届的校友。

    刚过8点,两人便迫不及待混进学院里。由于这次寻访纯属私人性质,没有正式的公函,两人只好绕过保卫科,直接找到教务处碰碰运气。好在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老师年纪尚轻,又见两位亮出了警官证,便放松警惕,在电脑里很快帮他们查到吴良志的学籍资料,但是没查到有叫隋勤思的学生,与吴良志同届,甚至上下两届都只有一个姓隋、叫隋天意的。两人便只好试着让年轻老师把隋天意的学籍资料调出来,一对照片正是隋勤思,想来他改过名字。随后年轻老师又帮二人查到隋勤思,噢,不,应该是隋天意当年所在班级辅导员的名字。不过该辅导员现在已经退休了,年轻老师便又非常尽责地将辅导员的家庭住址抄给两人。直到两人欲告辞时,这位老师才想起问他们此行缘由,不过被两人三言两语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了。

    隋天意的辅导员姓夏,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栋新落成的教师公寓楼里。拿着教务处老师给的地址,几番打听,程巍然和戚宁终于找到夏老师的住处。

    看过两人的证件,夏老师将两人让进屋内,嘱咐老伴看茶倒水,招呼二人落座于客厅沙发上。

    夏老师两鬓斑白,身着灰色唐装,看起来精神矍铄。听闻二人千里迢迢赶来是为了解96届自己教过的一个叫隋天意的学生的情况,夏老师未加思索,便连称记得这个学生,并引领二人到他的书房落座。

    戚宁看到在一个古香古色的木书架上并排插着好多相册,老先生应该是个精细的人,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可能都留有一本相册。摸索了一阵子,老先生才抽出一本蓝皮标注“九六”字样的相册,翻了几下,找出一张照片,递给两人:“你们说的是这个孩子吧?”

    戚宁和程巍然赶忙接过照片,便异口同声说:“对,确实是隋勤思。”

    “隋勤思又是哪个?”夏老师不解地问。

    “哦,就是您的学生隋天意,他后来改名字了,我们叫习惯了。”戚宁说。

    夏老师便眯起眼睛,摇晃着脑袋念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天意名字改得好,真是个求学上进的好孩子啊!”

    老先生一副欣慰的表情,称呼隋勤思原来的名字又尤为亲切,显然当年对这个学生是非常欢喜。可是不知何故,老先生眼神突然黯淡下来,叹着气说道:“哎,天意这孩子可惜了,如果不是时运不济,就他的能力来说,毕业之后进省台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听您的话,隋勤思在校期间一定发生了一些故事吧?”戚宁适时地插话问道,当然这也是她最关心的问题,“您能给我们详细讲讲吗?”

    “当然可以。”老先生点点头,一脸惋惜状,“天意这孩子,当年是全市高考的文科第三名,以他的成绩去清华和北大都够了,但因家庭条件不好,便报了本市的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