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事变(2/5)
是庆历军的五大统领,他们有权可以复验哪?”蒙挚疑惑地问。“你能确认那五个人当中,没有人被收买吗?军中的情形,想必殿下应该更清楚。”
东方凌歌抬眼瞅了瞅梅长苏,儘管晓得他的用意,但忍不住觉得有点好笑。
“是啊,”萧景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现今军中不比当年,除了四境前线的行台军还有点硬骨头,各地的屯田军,因为军餉苛扣、军纪败坏,早已不復沙场铁血,若以重利相诱,收买几个将官倒并不是难事。”
“如果是这样,那得赶紧稟告陛下,”蒙挚急得皱起了眉头,“迅速应对,以免酿成大祸!”
“不不,现在还不行,”东方凌歌忙道,“萧景桓那里还没准备好,要是现在就去告诉皇上,他一定会立刻起驾回京,那么萧景桓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消灭所有证据,到时候反咬景琰一口,我们可承担不起。”
“那……那只能打吗?”
“不是只能打,”她看着所有人道,“是这一场仗,必须打。”
梅长苏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半晌,突然反手抽出了身旁萧景琰的腰间佩剑,抵住了地图上“九安山”三个字。
甄平和蒙挚愣了愣,随后眼神一齐默默地飘向了两个当事人。
但相较于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俩人,梅长苏和萧景琰的反应却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好像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发生似的。
蒙挚的脑袋没想到什么,倒是心思极细极腻的甄平暗暗睁大了眼睛。
怎么觉得……宗主和靖王殿下哪里不对劲儿呢……,观察帝这样想道。
“九安山四处都有警哨,大康离这里最近,每天都会有禁军前去查看,誉王绝不可能事先把它拔掉。”
“庆历军出动数万人袭驾,难以久掩行踪,”萧景琰赞同地道,“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快'字,为了抢到时间,他们不可能绕开这个警哨走其它的路,我会派人去打探地方的行动的。”
梅长苏点了点头,又随手将剑插了回去。
甄平终于大喊了一声,“什么!宗主,你们怎么不早说?”语气细听之下,竟还有微微的委屈责怪之意。
“是你自己先没看出来的,怪我?”
他无辜地眨了眨眼道,那神色总算是让可怜的甄平第一次想暴打自家宗主兼少帅。
“你们在说什么?”蒙挚很迷茫的问。
萧景琰笑了一笑,伸出手拍了拍梅长苏的肩头,道,
“小殊嘛。”
蒙挚瞬间吓掉了下巴。
东方凌歌?
她早就笑到躺在地上滚。
*
一应准备都齐全了,庆历军先发部队今日早上行经大康警哨一百里外的林道,禁军提前埋伏,将敌军射落马下。
将近未时,警哨终于遇袭,一名士兵背后插了两箭、前胸插了一箭,强撑着飞驾来报,一路大喊已是筋疲力竭,才进入九安山哨站的栅门便立刻从马背上狠狠地摔了下来。
梁帝闻讯,惊愤震怒。
“大康的警哨被袭,誉王的叛军离九安山不远了。”
梅长苏似有叹道,不知是为了那些命中即该战死的将士们,还是为了九安山猎宫逃不脱的命运。
“九安山三面陡坡、易守难攻,现在固守方是上策。”
“假设徐安謨能把五万庆历军全都调来,”他视线离开了地图,转头看向萧景琰,“而禁军只有三千。”
“据险以抗,应该扛得过两三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