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521(2/3)
原型都在。威廉在派对上获得了一些好消息,编剧拉里·克莱默说自从《米尔克》上映后,好莱坞的制片厂们知道这能荣誉与美元兼得,也开始积极寻找好的LGBT剧本,不再像以前那样避之不及了,已经有制片厂在向他约稿,拉里·克莱默准备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剧本,背景放在八十年代的纽约,艾滋病刚刚开始出现的那个年代,讲述一下他以前的朋友们患上艾滋病后,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故事。
还有托比角色的原型克里夫·琼斯本人也在现场,他这些年一直活跃在平权运动第一线,据说他本人也计划要拍摄一部以自己为原型的电影或者迷你电视剧,讲述他是如何跟随哈维·米尔克竞选,并且在米尔克去世后仍然坚持自己道路,为LGBT团体争取权益的,听说虽然这只是个模糊的想法,但已经有不少电影公司和电视台表示了兴趣,比如说HBO和ABC,尤其是连ABC这种公共台都有拍摄意向,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或许是民间的呼声太大,或许是共和党在角力中还是不敌民主党,加州众议院率先通过了参议员马克·莱诺的提案,随后,州长阿诺·施瓦辛格签署并通过了这一法案,从此以后,加州每年的5月22日,都成为了“哈维·米尔克纪念日”。
参议员马克·莱诺乘胜追击,又立刻提交了同性婚姻法案,期望加州能成为继马萨诸塞州后第二个准许同性恋结婚的州,不过涉及到婚姻问题,这就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了。
《米尔克》的影响还在继续,《断背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后,也开始全球公映,成为了这年另一部载入史册的同性恋电影作品。
不是没有人拿着两部电影做过比较,并试图挑起两部影片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但除了题材相同外,《米尔克》与《断背山》完全是两个类型的电影。
《断背山》是爱情电影里的又一座丰碑,就像《傲慢与偏见》与《泰坦尼克号》一样,只不过描写的是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显得略特殊点。而《米尔克》具有政治的视野,这是其他很多同题材电影无法触及到的领域,许多媒体将其分类时,也经常把它放进政治题材电影的圈子里,并与《索多玛120天》《大独裁者》《刺杀肯尼迪》《华氏911》摆在一起。
很多年后,《综艺》总结这两部电影说:《断背山》是影响是民间层面的,改变了公众对同性恋的偏见,《米尔克》则在政治层面影响深远,直接推动了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
……
以哥谭独立电影奖的颁发为起点,又一年的颁奖季到来了。
先是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等城市的影评人协会奖,和美国广播、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公布了年度最佳名单,随后《电影手册》、《时代周刊》、《视与听》、《帝国》、《名利场》、《纽约时报》等全球权威媒体也都评出了年度十佳电影。
第五十九届英国学院奖BAFTA早奥斯卡半个月宣布提名,《米尔克》凭借十一项提名领跑,《断背山》、《撞车》分获九项提名,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具有同性恋元素,讲述了备受争议的同性恋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如何创作出小说《冷血》的同名电影《卡波特》也获得了五项提名。
在这期间,奥斯卡的各个风向标奖项开始了颁发,如好莱坞的各个工会奖,制片人工会奖、导演工会奖、演员工会奖、编剧工会奖等,还有一年比一年星光璀璨的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至此,今年颁奖季的热门选手们已经出炉了,各个风向标奖项中,《米尔克》、《断背山》、《撞车》这三部电影几乎抢走了所有的风头,《晚安,好运》、《卡波特》、《与歌同行》这几部佳作虽然也有斩获,但大多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