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  第46节

第46节(3/4)

权称帝。

    公元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八月,李严被废为庶人。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八月,病卒于军中。

    公元249年(曹芳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杀大将军曹爽,曹魏政权归司马氏。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孙权卒。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八月,魏军出兵洛阳伐蜀。十月,刘禅降魏,蜀汉亡。

    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元年)十二月,晋王司马炎逼魏元帝禅让,曹魏亡,西晋始。

    公元280年(咸宁六年),吴亡,晋一统天下,三国终。

    注释

    总注释

    本卷所引史实均据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第一章

    1.没能活过四十岁的十个皇帝是:汉章帝三十三岁,汉和帝二十七岁,汉殇帝两岁,汉安帝三十二岁,汉顺帝三十岁,汉冲帝三岁,汉质帝九岁,汉桓帝三十六岁,汉灵帝三十四岁,少帝刘辩十五岁。不算少帝刘辩,没有儿子的四个皇帝是:汉殇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继位时不到二十岁的十一个皇帝是:汉章帝十九岁,汉和帝十岁,汉殇帝百日,汉安帝十三岁,汉顺帝十一岁,汉冲帝两岁,汉质帝八岁,汉桓帝十五岁,汉灵帝十二岁,少帝刘辩十四岁,汉献帝九岁。

    2.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与《宦者列传》。

    3.公元135年,梁冀之父梁商任大将军;公元141年,梁冀继任大将军;公元159年,梁冀失败自杀。梁冀的两个妹夫是汉顺帝和汉桓帝,所立为汉质帝和汉桓帝,所杀为汉质帝。

    4.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单超传》。

    5.以上见《后汉书》之《皇后纪》与《何进传》。

    6.见《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

    7.见《后汉书》之《何进传》与《宦者列传》。

    8.何进被杀,是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刘辩被杀,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刘辩被废被杀后,东汉名义上还延续了三十年,却名存实亡。宦官作为势力集团影响政治,则要到中晚唐和明代。

    9.外戚与宦官的前五次斗争是: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合谋消灭窦宪,窦宪自杀;公元121年,汉安帝与李闰共灭邓骘,邓骘自杀;公元125年,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拥立汉顺帝,阎显被杀;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唐衡等共灭梁冀,梁冀自杀;公元168年,宦官曹节等五人共灭窦武,窦武兵败自杀,并被斩首示众。

    10.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是汉章帝时的司徒;叔太祖父袁敞,司空;祖父袁汤,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父亲袁逢,司空;叔父袁隗,太傅,故号称“四世三公”。

    11.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12.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窦武传》、《陈蕃传》。

    13.见《后汉书·何进传》。

    14.见《后汉书·董卓传》。

    15.见《后汉书·种劭传》。

    16.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17.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纪》和《英雄记》。

    18.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9.这一年有四个年号。汉灵帝去世前为中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