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科举为官指南 >  科举为官指南 第78节

科举为官指南 第78节(3/7)

   更何况,就如杨云清所言的那样,孩子在未加冠或娶妻前相处时间最长的便是他们的母亲,难道女子读书识字后便还教导不了孩子吗?若是母亲读书识字,变得知书达理,而不是那些男子口中的“无知妇人”,以后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她们的孩子,所以孩子自然也是更容易在言传身家中成才。

    再者杨云清也对裴安曾道,等开始义务教育了,这天下的男子不论贫富都开始读书识字了,单单落下女子大字不识又算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夫妻之间不是更没有共同语言了吗?这样一来,天下百姓的生活必定是会多生事端,而生活过得不顺意,这肯定要发泄一番,到时候社会上也难免多出一些乱子来,对于大周的治安是有弊无利。

    当然,杨云清他自己也有旁的心思。以往民间的那些女子因为大字不识,又被一直一来那种重男轻女还有以夫为天的传统思想浸染,因此嫁人之后,便是受了委屈也不敢说,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从嫁人开始家里母亲便教导她们要顺着丈夫的意思来,以后荣辱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多少女子,因为这些是想受了一辈子的委屈,所以杨云清想的是这些女子若是从小受到一些教导,以后也能知道人生有新的活法,不必依附旁人。

    这义务教育是从去年也就是建平十年的春末开始实施的,但是这其中建造学舍也是一番大工程,所以这么一番下来,等孩子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到了秋天,这也正好跟后世九月入学撞上了,也算是凑了巧了。

    京城这边是天子脚下,所以历来各种政务传达都是最快的,这义务教育改革自然也是在这边发展得最为迅速,下面各省的州县,自然是慢了许多,在京城这边的孩子都已经入学的时候,下面各个州县的学舍还在建造之中,估计是得比京城这边慢上一年了。

    而这义务教育也实在算是一番大工程,亏得这几年大周的国库异常充盈,攒下了不少身家,杨云清身为兼任户部尚书的首辅,对国库的财政情况自然是最为清楚了,如果不是算计着国库能支撑起这样一场改革,他也不会在这个时机提出来。

    到现在,距离义务教育这个改革被提出快要过去一年了,只是现在也不过算是起了个开头而已,各省下面的州县有些偏僻蛮荒之地,这个时候连学舍都才造了个开头呢,不过这也急不得,后世义务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杨云清对此很有耐心。

    义务教育虽然是杨云清提出,但是具体的实施还是在内阁商议出章程之后,交给了礼部去做,杨云清这个首辅也不过是总揽大局而已,但就是这样,杨云清也很忙了,因为除了义务教育之外,他还着手在大周准备实现一场工业革命,好歹先把“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发明出来啊!

    杨云清他自己虽然学过化学,但是蒸汽机跟化学关系不大啊,他也就懂得点皮毛而已,更何况他作为首辅,还要处理各种政务,就更没有时间来根据记忆里那点浅薄的知识,直接造出一个这两样了,所以这个事还是得交给那些有这方面才能的去做。

    第191章 提出游学   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

    在这个时代, 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跟商人差不多,实在算不得高, 商人虽然地位低, 但是至少有财力,而工匠就比较惨了, 本朝还好一些,前朝的时候甚至是明确了“工匠世代不得改业”的这条规定, 甚至家中就算是有了有些读书天赋的孩子, 但也是别说改业了, 连科举都不可能参加。

    而要是想在大周实现一场工业革命, 首先就是要放开这种思想上的枷锁。

    而提高这些工匠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发挥的空间, 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再者之前平常百姓若是想要改变门楣,出人头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