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世家再醮记 >  第131节

第131节(6/7)

眼得见他们的狩猎风姿的小郎君们更是坐不住了,都缠起了自家阿娘。得到许可之后,小家伙们便拿着精致的小弓箭、弹弓,同新认识的伙伴们一起钻进了芦苇丛边的矮树林里。各家的部曲、仆从忙跟上去,保护他们的安全。

    行障中,内眷们陆陆续续来到清澈见底的小河渠畔,或拨弄清水濯洗玉手,或采些鲜花插戴,便算是驱邪祓禊了。在场既有世族亦有寒族,却并非全然泾渭分明。杜氏是大家出身,举手投足皆颇具风范,对待众人并无什么明显的差别。几位寒族女眷不由得松了口气,回头见自家小娘子顽皮地提着裙子去了水中,险些当场厥过去。

    小河渠水波粼粼,垂首便可见三两尾小鱼在水草间浮沉,底下铺着细细的河沙,确实很容易让人生出脱了罗袜踩一踩的冲动。杜氏浅浅笑了起来:“便是我,也很想赤足在这细沙上走一走呢。她们年纪小,倒是比咱们胆子都大些。”杨氏笑着接道:“只是到底还是春天,水中带着寒气,若是沾湿了衣衫还是早些换掉得好。”众女眷跟着说了几句性情纯真之类的话,倒是并未多言多语。

    一群人陪着杜氏在河渠边散了散心,便又回到扎好的帐篷里说话。王玫、王十七娘、卢十一娘有些不舍春日的好风景,落在最后。待三人进帐篷时,却正好见武氏对杜氏道:“待妾打了猎物,给王妃炙了尝一尝鲜。”她换了一身更适合狩猎的衣衫,极为修身贴服,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只是微微一笑的时候,到底流露出了几分肆意与张扬。

    杜氏端详着她,抿唇笑道:“还是这一身适合你,去罢。”

    武氏便提着弓、背上箭囊,快步走出帐篷,催马疾奔出去。杨氏追了几步,轻轻跺脚道:“二娘姊姊走得实在太快了,妾还想让她教妾骑射呢!”

    杜氏便道:“这些天她已经闷坏了,你可别再歪缠下去。何况,若是你们都去狩猎了,谁来陪我解闷呢?”闻言,杨氏的笑容又明媚起来:“狩猎能有什么意思?妾守在王妃身边就够了。”她的话中多少有些顽笑之意,说起来也让听者觉得格外舒服,众女眷便跟着笑起来。

    杜氏让她与崔渲之妻裴氏坐在自己右侧,又唤王玫、卢十一娘和王十七娘过来坐在左侧。若以身份论,她们几人都出身世家大族;若以远近亲疏论,她们的夫君皆是李治的左膀右臂。这般安排席位,也没有任何人心生异议。

    “方才出来得急,一直没有机会问,两位贵主怎么不曾一同过来?”王玫问道,“衡山公主早便心心念念想着狩猎了,我一直以为她必不会错过这一次机会呢。”

    杜氏笑道:“可不是么?自从九郎提起上巳节狩猎,她挑了衣衫再挑马,挑了弓箭又挑侍卫,忙着准备了好些时候。只是,阿翁忽然想办一场祓禊宴,令她必须参加。她又气又恼,阿翁和阿家都不松口。表嫂不知道,今日我可是很费了些气力,才从幼娘那里脱身。幼娘不能来,兕子担心独独漏了她会让她气闷,便也陪着她了。”

    王玫叹道:“真是可惜了。”然而,她心里却想起上巳节与上元节一样,也是男女相看的好时候。莫非,圣人已经急着给衡山公主择驸马,所以才令她必须参加祓禊宴?衡山公主这才多大?不过九岁而已。圣人这位当阿爷的,未免也太过着急了些。若是换了旁人家,恐怕留到十七八岁还舍不得让女儿嫁出去呢。

    说一说宫中生活,议一议衣衫首饰装扮,论一论琴棋书画。陪着杜氏说话,话题始终也离不开这些,大家却都兴致盎然,完全不见疲惫之态。因杜氏实在是博学多才,连煎茶也已经能够为人师了,令茶艺依旧拿不出手的王玫颇觉汗颜。

    午食将至的时候,侍卫们陆续送回了些新鲜猎物,如兔、鹿、雉之类。虽然炙烤起来不见得比平日在家中所食的肉滋味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