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2/4)
符号。古怪扭曲的符文配合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气氛说不出的诡异。
次日,朱沛带着符箓拜访了一位研究道藏的宗教学教授。
那教授看了一眼符箓,惊恐万状,立刻道:“朱警官,你这符箓从哪里来的?”
朱沛不明白他为何反应如此之大,便如实相告。
教授沉吟片刻,忧道:“实不相瞒,这是一张‘催命符’!当然,催命符只是一个统称,有好几个种类。你看这符文的写法,五鬼绝命,着实狠毒!符箓背后的图案,便是此人的死法,这应该是个名为‘虿盆’的古代刑具。如果这玩意儿不是蒋先生的恶作剧,恐怕……”
朱沛惊道:“难道蒋先生会死于‘虿盆’之中?”
她在大学时期读过《封神演义》,知道虿盆是将蛇蝎等毒物填满大坑,然后将罪犯投入其中的刑罚。本以为是小说家言,不知历史上其实真实存在。
教授摇了摇头,不作回答。
重庆公安很快启动了失踪调查,调取了失踪地点及周围的视频监控,包括失踪者的通信信息,并将直系亲属血样的dna录入失踪人口信息系统及无名尸体信息系统,并在公安内网发布了失踪者的协查通报。
蒋大鹏失踪两个月后,另一起极为相似的失踪案出现在了涪陵区。
这次的失踪者是一位颇有声望的企业家,也是如人间蒸发般消失,办公室中留下一张“催命符”,符箓背后是一个“绞首台”的图案。
连续两起极为相似的失踪案,让警方立刻重视起来,并成立了专案组。
专案组的侦查员乔俊烈对符箓背后的刑具图案非常在意,认为这是破案的关键线索,经人介绍,他拜访了刑具博物馆的馆主袁秉德。袁秉德谙熟各类古代刑具,堪称这个领域的方家,深受业内人士的推崇。
乔俊烈在袁秉德这里了解了不少古代刑具的知识,他试图在这两种刑具之间,寻找某种联系。但专案组其他侦查员却认为刑具图案不过是罪犯误导警方的手段,并无太大价值。
然而,继第二起失踪案才过了一个月,第三位失踪者又出现了……
由于现场出现了“催命符”,人又不知所终,许多自媒体渲染说他们是被抓去了阴间,好事者还给这次连环失踪案取名为“阎帝案”。
接二连三的失踪者令重庆警方陷入舆论危机,公众开始质疑警方的能力,媒体也质问警方破案进度何以如此之缓慢。负责此案的刑警乔俊烈当然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他背负巨大的压力,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整夜目不交睫。
袁秉德得知此事后,还特意打电话给乔俊烈,让他不要太有压力,侦查案件和研究古董都要慢工出细活,需要一双慧眼慢慢辨识,急不来。破案太急,不讲证据,容易抓错好人,收藏古董,如果太急,容易被骗得血本无归。
他不仅在专业上提供帮助,精神上也一直支持着乔俊烈。
乔俊烈受到袁秉德的鼓舞,振作起来,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这些失踪者的共通点。首先,这些人都是名流阶层,非富即贵。其次,经过详细调查,乔俊烈发现这些人做的事,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光彩。说他们是为富不仁也不为过。那位姓蒋的院长,就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牟利,与黑心药企合作,贩卖不合格药品,造成大量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另一位企业老总更是个令人唾弃的恋童癖,经常嫖宿幼女,私生活劣迹斑斑。
乔俊烈甚至觉得这些人都死有余辜,绑架他们的备不住还是个“侠客”呢!
但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即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