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4/5)
不仅古怪,而且都凶险异常,若非我福大命大,早就去阎王那里报到了。如此看来,我搬离此处的计划应该提早执行,再和陈爝这家伙耗下去,迟早把命都得搭上。洗漱完毕,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缓步走下楼梯,瞧见陈爝正在厨房煮粥。餐厅的桌上放满了各式点心,有我爱吃的流沙包、蟹黄烧卖和虾饺,看来他一大早就去了龙凤楼买早点。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坐在餐桌前,用筷子夹起烧卖,放进嘴里。
“有的吃,废话还这么多。”陈爝胸前挂着咖啡色的围裙,双手戴着防烫手套,端着一砂锅冒着热气的白粥朝我走来。
他刚把白粥放下,我就迫不及待地给自己盛了一碗,漫不经心地道:“怎么,知道自己昨天太鲁莽了,今天想给我赔罪?”
陈爝脱去手套,冷笑道:“你可猜错了。今天我们去‘枉死城’,所以这顿就是你的‘辞阳饭’,自然要丰盛一些,吃饱了好上路。”
所谓“辞阳饭”,又称“断头饭”,一般是给死刑犯吃的最后一顿饭。
“触霉头!你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用勺子舀了一勺碗里的热粥,放在嘴边吹气。锅里的白粥还在翻滚冒泡,看来要凉一会儿才能入口。“话说回来,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答应那个谭丽娜,难道真的为了这几万块钱的委托费?”
“韩晋,你认识我这么久,觉得我会贪这点钱?”陈爝拉过椅子,与我面对面坐下。
“正因为我了解你,才不明白你为何想去那里。且不谈他们夫妻俩谁对谁错,她这次去摆明了是争遗产,我们两个外人,实在没必要掺和其中。”
陈爝双臂抱在胸前,笑着说道:“我对他们俩的感情没有丝毫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个博物馆,以及那个以收藏杀人刑具为爱好的老家伙。”
“你是说袁秉德老先生?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他的访谈,他确实是个奇人。普通藏家不是收古玉就是收瓷器,偶尔几个玩玩青铜器,很少有他这么特立独行的人。据说,他收的刑具都是要过人命的真东西,阴气重得很。”我顿了顿,揶揄道,“你说你对他有兴趣,这大概就是所谓臭味相投吧?”
“你说的那本杂志我也读过,所以我对袁秉德这人印象很深。他的兴趣爱好固然古怪,可为人却十分光明磊落。这些年,他给慈善机构捐了不少钱,对社会上一些不公之事也敢于抨击。只可惜他已经去世了,否则我还真想结交他呢!”
陈爝个性狷狂,平生瞧得起的人不多,从他口中说出想要结交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看来他对袁秉德的为人处世很是认可。
我心里暗想:袁秉德这么有钱,我也想结交呢!当然,这话我闷在心里,没敢说出口,不然免不了被陈爝讥讽。
低头喝了几口白粥,又听陈爝道:“韩晋,你是教历史的,我来考考你,知道重庆丰都县为什么被称为‘鬼城’吗?”
我放下勺子,认真答道:“这说法可多了去了,不过我认为极有可能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在道教的神话中,有个叫‘酆都北阴大帝’的神,掌管地府冥界。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中就有‘北方鬼帝,治罗酆山’的记载。到了唐代,民俗观念中已普遍将酆都与鬼城联系在了一起。可是宋以前史料中‘罗酆山’‘酆都’皆为虚指,非人间实有之地。明朝洪武十三年的时候,丰都县才改名酆都,隶属重庆府忠州。但由于和酆都北阴大帝的名头相近,久而久之,大家自然把那里附会成了冥界之神的地盘。”
其实南宋以来,世人就逐渐以实有地名之“酆都”比附传说中的鬼城“酆都”。我甚至怀疑明朝政府将豐都改名为酆都,正是要打破虚实之藩篱,从而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