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予我千秋 >  予我千秋 第96节

予我千秋 第96节(3/4)

庆答得简单:“卿看着办。礼部何时备妥,英王便何时北上。”

    这便是越快越好之意。得此上意,陈延缓缓松了一口气。他心道,大平不过是将送人北出,便已是这般兵荒马乱,不知北面将要迎人入嫁的大穆朝廷,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

    大穆国基方奠,新帝便要册立皇后,所册之人更是与大平已罪成王英肃然、与先晋已故鄂王戚炳靖两个男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平前云麟军主帅、今之英王卓少炎,皇城内外自然闻之震动。

    新帝以兵武起家,治下虽讲仁德,然作风强硬狠悍,朝堂左右皆心腹,文武不论新臣旧臣,莫不俯首听命。对于这一道册后诏命,对于新帝在国书与聘礼中蕴埋着的刻骨深情,有人知悉内情,有人不解传闻,但终归是无人敢在此时逆犯天颜。

    大平英王卓氏在新帝心中的分量,但凡参与筹备册后一事的礼部、户部、宗正寺、翰林供奉院、尚书内省及其余各司的臣子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帝自即位以来,听言制令,又以节俭率下,然此番所备诸礼与皇后中宮用物,皆命人取最最好的。为了迎娶大平英王,新帝下诏废了内宮诸多规矩不止,亦连带罢撤了外朝的不少章程,只为她能在入主大穆中宮之后过得自在、无束、随心。

    此非深爱,又是什么。

    ……

    入夜上灯,司烛的小内监刚退出殿外,就遇上自御膳房回来的文乙。文乙询了他几句,便放他退下。这小内监却忍不住道:“文总管,陛下已盯着大平英王来信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怕不是魔怔了?”

    文乙立刻斥他一声,却也一时没忍住,微微一笑。小内监则缩起脖子,飞快地告了个罪,蹑足退下。

    殿门在文乙身后关合。他看向殿内,就见谢淖独自一人坐着,右手持信,左手按膝,一动不动。

    文乙端着朱漆食盘,走上前去。他弯腰低头,揭开盅盖,将御膳房精心煲制的羹汤奉上前:“陛下。”

    下一瞬,他的手腕便被人一把握住了。

    这不顾君臣体统的异常举动令文乙十分惊讶,他被迫抬起头来,然后就对上了谢淖深湖似的一双眼。他的手被谢淖紧紧攥着,青瓷盅里的汤水悠悠一荡。

    “文叔。”

    谢淖开口。他眼中的漆黑湖面盛映着漫天星光。透过他手掌的力道,透过他微哑的嗓音,透过他如同被烛火燎烧着了的目光,这份层层且重重的喜悦之情被毫不保留地宣泄而出。

    “陛下。”

    文乙应道,顺着他的力道将食盘搁下。

    是何事,能引得谢淖如此不顾分寸地狂喜,是何事,能叫从不轻易叫人窥见情绪的谢淖如此反常,文乙并没有张口询问。

    何须问?

    文乙垂首,无声笑了。

    料想待这册后大典过后,不须多久,宫中便又得张罗起皇后诞子的又一喜事了。

    谢淖松开了文乙的手腕,眉眼微微敛动,亦是一笑,并未多言。他坐在御座上,将一直握在右手中的信笺轻轻搁去案上,复又一笑。他以指腹压在信笺一角处,迟迟不舍移开。

    文乙注视着皇帝的侧颜。

    烛光下,他的面庞重染青涩,文乙眼前出现了曾经的那个十五岁少年。他立于寒风中,肩头覆着厚厚一层霜雪。在他十五岁之前,他从未有过如此欣悦的时光。在他十五岁之后,他更没有能够纵自己开怀的奢侈。他曾在窒黑之境中凭一己之力搏出一条通天生路,身上浸透血,脚下是白骨,他亲手斩断了所有的亲缘。他今时这一笑,竟笑出了一片勃勃生机,笑出了一场万物昭苏。

    文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