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黄天之世 第917节

黄天之世 第917节(2/3)

汲取精华,去除糟粕的集大成之学。

    从训练军卒到行军作战,再到军阵、士气等各个方面都有教导详解。

    而担任教官的则是军中的在职军将,如今的太平道军事学院之中,不乏侯爵、伯爵在军中担任常任教官。

    除去太平道军事学院之外,第二座军校也已经在交州番禺开始建立了起来。

    新的军校也是冠以太平道之名,名为太平道海军学院,专职训练海军。

    原本巴东军区的水兵学院被裁撤,其军事教官等等都被调往了交州。

    陆军已经完成了系统化,这一次许安要做的是让海军也完成系统化。

    讲武堂虽然也是教导军事,但是它属于是进修学院,比起太平道军事院校,还有石渠、天禄两座国学院的等级更高,只有军职达到了军司马、校尉一级后进修的学院。

    相应的,石渠、天禄两座国学院之上,还有一座新的学院其实也已经在长安开始动工。

    只是动工很早就已经开始,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

    那一新的学院,名为“大明帝国道政学院”,所有文职级别达到正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进入道学院之中修习。

    道学院当然不是教经文什么之类,而是推行太平道的思想,廉政建设等等。

    只要通过了一系列的考核之后,才能够毕业重新上任,担任相关要职,否则只能止步于正六品。

    三府主官正二品,各省巡抚从二品、六部主官正三品、二十四司主官从三品。

    郡级主官正四品,县级主官则是正六品,乡级正七品、亭级正八品。

    一般正六品之上的文职已经是一方的主官,或则是州郡掌管一事的长官,就是在长安中央,也是相关的要员。

    他们身处于关键职位,自然是马虎不得。

    世家豪强不会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绝对还会发起反击。

    设置道学院就是为了有一个筛选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许安将“大明帝国”这四个字第一次放在了台面之上。

    帝国二字,在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统治的强大国家。

    广义之上则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拥有广阔国土的国家,并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实际上如今的明国实行的仍然是君主制。

    道君也是君。

    昔日开国,许安也进位成为了明王。

    这一次返京之后,劝进的文书犹如雪花一般堆满了三府的府衙,也堆满了永宁、永安两阁的桉桌。

    任何的事情,尤其是关于国家的事情的改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这个时代并非是思想解放、工业发达的近代社会。

    这个时代也并非是民主土壤已经肥沃,素质教育得到普及的信息时代。

    这个时代很多地方的人甚至还没有建立国家,他们仍旧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仍然是茹毛饮血,保持着部落时代的习惯。

    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是疯子。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只有顺势而为,若有人想要逆流而行,那么势必会被时代的洪流撕成碎片。

    广泛的民主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实行,但是很多事情却是可以慢慢的改变。

    在开国之时,许安就确立了内阁的制度,现在内阁制度也被完善了下来,定为常制,被众人所接受。

    接下来,许安的计划是逐步的推行议会制度。

    时代正在前进,这是一个属于大明的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