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黄天之世 第911节

黄天之世 第911节(2/3)

任何一人。

    不过这一次许安准备做出改变,将法部、吏部归于中道府下。

    枢密院仍归于中军府节制,工部、户部、礼部仍归中书府管理。

    现在暂行的朝会制度,是三日一常朝,一月一大朝。

    除此之外,大朝会还会在诸司朝觐、藩属等来朝上贡之日召开,在特殊的时期、日子,比如逢年过节一些重要的节日前也会召开一次。

    常朝的规模较小,品级达到四品以上的军将官员需要参加。

    四品的军将都是重号将军,而四品之上的文官都是司长一级。

    大朝会的规模比起常朝的规模要远远大的多,如今是正六品以上的官员将校都有资格参加。

    常朝属于日常公务性质,而大朝会属于礼节庆贺性质。

    大朝会的目的只是在于彰显国威,大朝会的上表陈书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并不会出现争议。

    大朝会之上宣读的事情都是已经拟定好的事情,宣读的命令,诏令,而非是商议。

    宣政殿上,日月星辰九旗立于其上,日旗在中,其余八面旌旗则是分立于左右。

    丹陛之上,许安头戴太清鱼尾冠,穿着一身赭黄色的道袍,正襟危坐于紫座之上。

    许安目光微微向下,扫向下方一众军将官员的身上。

    宣政殿内,一众武将皆是身穿戎装,头戴铁冠。

    三府六部二十四司的理政官员皆是身穿深衣,按照品级的不同衣服的颜色也是各有不同,头上所佩戴的冠帽也有着一点细微的区别,如今的明国国内实行的是九品分级制,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

    官员军将上任之后,都会分发两套礼服

    一品至二品,穿紫服。

    三品至四品,着绯服。

    五品至六品,穿蓝服。

    七品至九品,皆穿青服。

    武将是原来的戎装改造而成,称为“武服”。

    文官的衣袍还是保持着前汉时的旧貌,只是改变了颜色,许安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改变。

    许攸身穿着紫袍,站立于丹陛之下,他的目光看着手中的诏书,面对着众人而站,口中宣读着诏书的内容。

    许攸的声音中气十足,宣政殿的巧妙的设计,使得许攸的声音能够清晰的传入殿内众人的耳中。

    现在许攸所宣读的正是军队调防,还有防区的变更。

    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汉庭已经被灭亡,那么原来的军区设定自然是需要改变。

    比如说巴东军区曾经是为了制约荆州而设立,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于白帝城、江关一带。

    现在荆州已经投降,各城也相继变为军管,荆州的水师战船,不是被被凿沉,就是被改造成普通的民用运输船。

    作为屏障的行省自然是不能懈怠,仍然要保持着充足的武备以应对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但是国内承平,一些地方也很有必要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荆州、益州作为内省,自然是不能保有那么多战船,让内地的行省保留战船,无疑就是弊大于利的事情。

    不仅付出高昂的维护费用,还没有任何军事上的收益,甚至还有叛乱的隐患。

    巴东军区、太行军区等军区都被废除,内地十四州,不再设任何的军区。

    内地行省的军队有计划的削减人数,精锐暂时编入直辖军,普通军卒则是就作为守备部队,逐渐退居二线。

    从太平道时期,许安便一直是实行的精兵简政的形式,收拢所有的精锐进入直辖,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