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  第381节

第381节(2/3)



    张家子嗣也不单薄,不少他一个人姓张。

    磕头毕,沈取嗓子有些喑哑,道:“先生,学生告退。”

    张廷玉淡淡到:“一路……当心……”

    沈取没回,退了出去。

    张廷玉就这样僵立在祠堂之中许久,他有些站不稳了,鬓发霜白,已然开始日落西山。

    抬手,沾着朱砂和墨迹的手指,轻轻将牒谱翻开。

    他看见自己名字后面那一页下头,空着的一个名字,后面是张若霭,脸上一丝表情也做不出,只有满满的灰败颓然。

    如今已经分不清对错。

    没了的,便永远地没了。

    早在顾怀袖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张廷玉便也知道了,这个儿子,是永远回不来了。

    所以他又何妨狠心绝情?

    只是抬眼看着祖宗牌位,张廷玉有些恍惚,甚至有一种莫名的虚弱。

    他手抖了一下,牒谱又被盖上,他缓缓放下袍子,俯身跪下来,对着祖宗牌位磕了头,便这样跪着没动了。

    这一跪,便是一个日夜。

    太阳落了,暮色斜了,夜也到了。

    而过了这一日夜,张廷玉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耽误了一日的早朝,皇帝也没怪罪。

    因为这一次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又有李卫这边调停,张廷玉主持,很快盐帮内部很快就解决好,安插了一些人,同时江南也处决了一大批的官员,隆科多暂时被革职,次年给了个闲官,也是被这一件事给牵连的。

    倒是张廷玉,很快开始在次年着手建立军需处。

    在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青海有战事,当时有年羹尧,如今西北战事将起,并不怎么安宁,雍正也是劳心劳力,索性将当年张廷玉构想的军需处摆弄出来,在前面建了个值班房,设置值班大臣,只处理当时的军务,不能羁押。

    而顾怀袖很清楚地知道,后来,这里变成了军机处。

    雍正五年十一月廿八,张廷玉由文渊阁大学士晋为文华殿大学士。同年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嵩祝,被以翰林院为首的清流弹劾,且经李卫查证,此二人与隆科多与俱曾与沈恙过从甚密,二人先后被革职查办。隆科多亦事涉沈恙一案,被圈禁。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再无人敢有驳斥皇帝者。

    六年四月廿一,张廷玉由文华殿大学士晋保和殿大学士,位极人臣。

    而在两个月之后,被圈禁一年的隆科多,也离世而去。

    昔年雍正手下的亲信,一转眼竟然全没了。

    顾怀袖想想,跟着四爷的人,真是少有好下场的。

    这些人,都是四爷的桥,他走过去了,而他们已经没用了,就这样拆掉。

    在顾怀袖的眼底,胤禛就是个计算得太清楚的人,什么时候该除掉谁,什么时候该除掉谁,一步步地算计,等这一枚棋子毫无用处了,便毫不犹豫地抛去。

    他把天下江山当成沙盘,翻手覆手之间,风云色变。

    谁知道,张廷玉这样的功臣,又能留到什么时候呢?

    他要的,一是有用,二是听话。

    若不能满足这二者,至少要十分有用,让胤禛完全无法拆去。

    今年正逢着张廷玉加官进爵,可顾怀袖的寿宴,也不过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罢了,沈取从江南送来的礼物也到了,不过张廷玉没看一眼,只有顾怀袖收到了屋里放着。

    他们之间从来不提沈取,可各自都知道对方做过什么事情。

    于他于她而言,都不过是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