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吉时已到 >  吉时已到 第265节

吉时已到 第265节(3/3)


    严明新奇地看着他——这是总算想通了?

    想到此处,他也看向前方:“说不准此时裴家姑娘就在外头等着呢。”

    印海眉头微扬:“这是京师,不是营洲,她被束了手脚,可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严明“哦”了一声:“怎听起来竟还有些遗憾?”

    印海无声笑了笑,难得未有辩解。

    她此时应当还未回京,或尚在外祖家中。

    等她回来,这一次便由他去寻她吧。

    第269章 大结局(上)

    风波消定中,新帝登基,改年号观宁。

    军中与朝堂之上,对各处叛军与李蔚党羽的清算发落,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储君归朝登基,李蔚伏法,卢龙军守于京师之外,京畿防卫已然修复得密不透风——如此之下,纵是此前有异心者,见势亦只能将爪牙无声收回藏好。

    李蔚断臂疯癫,勉强留得一口气在,已被贬为庶人,囚于消业寺内,至死不得出。

    其义子韶言,得萧牧与衡玉为其求情,并陈明其营救太子之功,因而得以免去株连之余,并论功行赏之下,被新帝特封为长宁伯,仍赐居京中。

    朝臣皆赞新帝赏罚分明。

    长宁伯并无实职,这赏罚分明之下,纵有为长久而计,却也无可厚非。

    除此之外,此前被李蔚罗织罪名遭其迫害的各处官员,多已官复原职,亦或擢升补缺。

    眼看着大大小小该赏的都赏了,便连那“死而复生”、据说此前被定北侯逼着做了场交易的突厥使臣伽阙,也带着赏赐与免贡文书离了京去,众朝臣心底不免犯起了嘀咕——新帝怎还没提及要赏赐定北侯之事呢?

    在此番平定李蔚之乱中,定北侯功劳最甚,此乃有目共睹毫无争议的事实——

    总不能是……正因定北侯功劳过甚,权势威望过重,新帝生出了忌惮猜忌之心,这便急着要行兔死狗烹之举了?!

    新帝糊涂啊!

    这如何使得?

    风波初定,定北侯之举可见忠心,新帝若于此时过河拆桥,且不说不是人干的事,单是这后果便无人能受得住!

    刚送走了一个李蔚,大盛江山朝堂可是经不起第二回 折腾了!

    尚且心有余悸的众大臣前所未有地明事理,先后于朝上或明或暗地提醒着新帝行赏于定北侯——

    然新帝只一句话:“不急。”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