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5/6)
和奖项,这是她止步一线的障碍。不管那两部堆积的作品,陆夕现在还必须咬咬牙再坚持下,等待黎明前的最后黑暗。陆夕即将拍摄的《不朽》属于伦理片题材,很多人对伦理的范畴有误解,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伦理片就是纯粹的色|情片。其实这个想法是存在误区的,伦理片必须在电影全片体现社会问题、亲情、爱情、宗教的,关于很复杂的人性,在于引导道德规范。因为挺多被禁的色|情片被归为伦理片,让观众产生了如此的误解。
《不朽》这部片子以作家莫青为原型,讲述了一段关于她人生的经历。莫青在乔影出道的时候已经出名,她在最难熬的那段日子一直在反复看莫青的作品,想从中汲取温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莫青是乔影的精神支柱。
莫青的文字总是展现最温暖的一面,但是莫青的前半生过的并不幸福,甚至命运对她非常残酷苛刻。
莫青的母亲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回城无望后,嫁给了当地的一个丧偶的男人。可是莫青的母亲内心并未就这样安定下来,她从小教导莫青识字念书,给她灌输有机会一定要回城里去的思想。在莫青心里完美的像仙女一样的母亲在莫青14岁时候丢下了她,跟别人私奔了。
父亲将所有的仇恨都转移到莫青身上,在莫青15岁的时候就将莫青嫁给了同村一个男人。莫青百般想要逃走,却次次以失败告终,第二年,莫青生下了一个双手萎缩残疾的婴儿,母子两被男人赶出村去。
莫青抱着婴儿在寒冬走了几十里路程,走到了县城,千百般恳求当地的县高中让她留下来工作。莫青白天工作偷听课程,晚上学习,住在最廉价的房子里,吃着最糟糕的饭菜。只为了给残疾的儿子买点奶精冲泡,缺少的营养让16、17岁的女孩子发育的胸部都不健全。
一个兼职写东西的语文老师可怜莫青母子两,经常以校正诗集、小说的名义请莫青工作,付给她点工资。莫青校正书本的同时,更是沉陷其中,她几乎阅读了老师家所有的藏书。后来在莫青18岁那年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出版社投了一篇短篇小说稿,结果被录用了还收到了稿费。莫青用人生的第一笔稿费请老师吃了一顿,给儿子买了一件衣服。
此后莫青的生活变成了一边工作,一边借阅书籍、创作小说。在莫青20岁的时候,她攒够了钱,带着儿子前往了更大的城市。
莫青给儿子取名莫朽,儿子身体上虽然有残缺,却比普通的孩子来的要懂事贴心的多。莫青在21岁发表第一篇长篇小说,一书成名,莫青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还是继续读书写作。本以为一切都会好的,却不料之后的打击更是能够摧毁任何一个成年人的意志。
但莫青面对23岁下半身瘫痪,25岁失去儿子的双重痛苦时候,却依然笑着说:我不畏惧苦难。
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这其中的细节当然陆夕是不知道的,剧本里更不会这么写。这是陆夕答应接拍《不朽》后,莫青交给她的手写自传中是这样说的。
《不朽》主要是通过莫青和莫青母亲的婚姻表达妇女的不幸、被旧社会的的摧残,也有新旧文化碰撞。在学校中工作学习的场景也只选取了老师的帮助那几段,表达人性的美好。电影之所以叫《不朽》,还是因为主要讲的是莫青与儿子莫朽之间真挚的亲情。
三月初,陆夕进组《不朽》。《不朽》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发生在乡村和县城,需要飞往别地取景拍摄。而后半部分在大城市的生活则只需要在s市取景。
《不朽》的开机没有发布会,没有任何消息流传出来,仿佛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着的。剧组派了一量大巴车前来接机,刚开始陆夕还以为这剧里有其他的演员也是跟他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