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26节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26节(1/3)

    鲁盼儿便劝。

    “我也想过,跟他一刀两断,各过各的日子,也不用生气了。”

    郭嫂子又苦笑,“可是,离婚了,不知有多少人会笑话我。

    我自己倒也没什么,可两个孩子都大了,眼看着就要谈婚论嫁,当父母的离婚,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好。”

    离婚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能包容些,襄平县则要保守得多,总有人把离婚当成家风不正,不愿意结儿女亲事。

    “所以,我不但不能离婚,还得替他瞒着,免得别人听了风声。”

    郭嫂子说不出的惆怅,“好在,他也不是全没良心,每个月都交家里一千元钱,要是离婚了,家里只靠我一个的工资,就更难了。”

    这种事情,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鲁盼儿不好置喙,只道:

    “嫂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一语未了,两个漂亮的姑娘走了过来,向郭嫂笑着说:

    “妈,我们每人买了两件新衣服。”

    果然手里拿着装衣服的包。

    “噢,这是北京的杨老师和鲁老板,你们小时候见过的,还记得吗?”

    小郭家的两个女儿便赶紧笑着招呼,“杨老师、鲁老板,”又问:

    “最近看到我爸了吗?”

    感觉到郭嫂向他们示意,俩人便明白孩子们还不知情,只得含糊地回答,“我们有时会遇到,他现在挺好的。”

    “我爸太忙了,从过年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两个女孩子二十岁上下,正是年少单纯的时候,不会想太多,只是遗憾地感慨:

    “我们想去北京看看爸,再顺便玩玩儿,买买衣服,他也不答应。”

    “那是因为你爸在北京没有住处,生意又太忙,你们去了不方便。”

    郭嫂子找了个借口,又推着两个女儿,“我们赶紧回家吧,饭还没做呢。”

    大家道了别,郭嫂子走在两个女儿后面,又回头向他们露出歉意的苦笑,方才走远了。

    鲁盼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要是有一天,两个孩子知道了真相,会怎么样呢?”

    “她们一定会很伤心,甚至,因为亲生父亲欺骗,信念彻底崩塌,做出极端的事情。”

    杨瑾也难过,不只担心这两个单纯的女孩子,还有无力劝阻小郭的无奈,“那时候,小郭后悔也来不及了。”

    鲁盼儿也觉得小郭太狠心,为了一已之私欺骗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郭嫂子这么做又对不对呢?”

    其实也不对,但是看到她憔悴的模样,谁也不忍责备她。

    有了这一道插曲,方才欢乐的气氛被冲走了,鲁盼儿看看时间,买了几斤酥梨,正是老家那边产的,也算得上襄平的特产了,送杨瑾去火车站,“给孩子们带回去吧,告诉梓恒和梓嫣,我再过些时候就回家了。”

    杨瑾便握住妻子的手,“我们决不能如此伤害孩子们,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永远也不能磨灭的伤痛。”

    鲁盼儿便笑了,“我知道,而且我也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当然了,我也不会。”

    两人十指相扣,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婚姻,既有感情,也有责任,作为成年人,要有担当,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没几天,鲁盼儿提前回了北京。

    梓恒和梓嫣都问:

    “妈妈,出口编织衫的订单不是很重要吗?

    你怎么提前回来了?”

    “妈妈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