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春深日暖 >  第135节

第135节(5/6)

举官不究,那一家许还不知道女儿已经是叫人偷龙转凤,关起来多年了。

    这事儿顶了天,只没人来告,楚家便能立得住,儿媳妇病了,还照管着她,说出去也是仁义,蓉姐儿气的无法,脑子里头打转,又不知道要怎么说,便是县太爷也没有过问这事儿的。

    清明撒钱还扫出去百千两,打着楚大善人的名头,骨子里头这腌脏便似陈年水垢,蓉姐儿自来心里藏不住话,见了徐礼便叨叨个不住,恨不能连大白摇了几次尾巴都告诉他,这回去生生忍住了不说。

    徐礼见她气闷,还当是在楚家不乐,搂了肩头宽慰她:“明儿,我带你住北街去。”

    ☆、第212章 逛北塘遇楚七爷摆花宴鸿门待客

    北街同余下几处皆不相同,船才绕了个弯儿,蓉姐儿便觉眼前一亮,这才是小镇模样,屋瓦相接,柳树成荫,恭桶儿挨着菜篮子,开了后门便是河,赶早市的船撑了槁过去,船上挨个儿摆了竹篮子,用槁高高叉起来,摆到河岸边,自有小娃儿来拎了回家。

    有的年岁大些,有的不过三四岁年纪,篮子比身子都大,拿不动只好拖,叫凹凸不平的青石路绊了一跤,张了嘴儿就哭,屋子里头大些的瞧见了,奔出来扶起弟弟,两只小手牵在一起,挎了篮子,大的带小的进去。

    还有小娃拿了大瓷碗出来,跑到馄饨摊前买馄饨,那瓷碗上头有个铁吊,看着跟小篮子似的,拎了满满一碗,一步一挪的往家去,有淘气的跟在后头拍了巴掌嚷:“落地啦落地啦!”

    热腾腾的米线浇了酸菜肉沫的浇头,就了酸汤一气好吃两碗,摆摊子的一对夫妻,丈夫站在热汤锅前下米线,这样的天气热的浑身是汗,不住拿软巾擦拭,大铁漏勺儿一碗碗的舀将出来,面前排的十几个青花大瓷碗,一锅出来就全盛满了。

    妻子端了盆儿舀浇头,酸豆角肉沫的,一勺子倒上去跟塔顶儿似的冒着尖儿,食客还有再加的,叫一声加浇,她就迈了小脚过去,再给舀上一勺子,还给再添上些,食客气着满意,光了面碗,往里头扔十个大钱,叮当一声,两夫妻就道一声谢。

    蓉姐儿在船上看见也跟着咽起唾沫来,自离开泺水她再不曾到街边河边吃过这些,家里也有厨娘做,拿鸡脯子虾仁儿切丁儿炸了,拌上香油浇在面上,鲜是鲜的,可总是没那味儿。

    她一扯徐礼的袖子,他就低了头笑,这一路到底是食摊儿,不必看也知道她馋了,隔得几只船便有登岸的口,窄窄一条道,只够一人行,蓉姐儿跳下船去,拎了裙角儿跑在前头,徐礼整了衣冠,等踏上石阶,那摊主夫妻已是专捡了一张干净桌子,专给他们坐。

    这回出来两个人俱都没带小厮丫头,蓉姐儿讨了滚水,把筷子碗都涮过,等那米线上来,还问:“这一片还有甚好吃?”只这家摊子上人多,那小妇人笑一声:“再往前炸臭豆腐,打糕团都好。”

    徐礼见她真个馋了,摸了银钱出来:“烦你各各端一份来。”那小妇人得了银子,招手把儿子叫过来,吩咐了几句,小孩子倒伶俐,除开买了小食来,竟还有两串儿拉花糖葫芦。

    徐礼不吃这个,把糖葫芦给了这个孩子,那对夫妻倒不好意思,又给蓉姐儿那碗米线添了浇头。徐礼喝了口汤果然鲜得很,才要问,就听见蓉姐儿道:“这汤是拿小虾子熬出来的,还须

    是白虾米,别种俱不成。”

    “太太好口舌,一尝就品出来了。”小妇人擦擦手,给桌上摆了碟子酸水:“若嫌不够酸,再加些个酸菜汁儿。”

    蓉姐儿真个加起来,往里头倒,用筷子搅均了,两人正吃着,又有个公子哥儿打扮的跳了船下来,嚷一声:“老高,还给我上三样。”

    徐礼用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