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策行三国 >  策行三国 第1033节

策行三国 第1033节(2/5)

影响。派几个文武兼备的将领去就了,连安西大都督鲁肃都没必要移镇凉州。关中初定,汉中开战在即,还是需要大将镇守的。

    理由都很堂皇,但孙策太熟悉这些人的说话方式了,轻易的听出了理性背后的意气之争。相比于荀彧代表的汝颍文臣,陈到、吕蒙代表的汝颍武将崛起,更让人恐惧汝颍系的强大,下意识地进行抵制。

    汝颍人不甘示弱,奋起反击,但作为汝颍代表的郭嘉不发表任何意见,他们的声音总显得份量不足。沮授、刘晔、国渊也没怎么说话,一副公事公办,冷眼旁观的模样。

    看着这些大臣勾心斗角,孙策说不上火肯定是假的,要说有多急,也不见得。保持朝堂上不同派系的相对平衡本来就是一种理性,任何集团内部都不可能是一团和气,有分歧,有争斗,才是正常现象。

    凉州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大可让他们慢慢讨论。有鲁肃坐镇关中,随时可以出陇关增援,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倒是攻取秭归县城的战事不能再拖了。汛期将至,雨水增多,每拖一天就增加一分风险。

    孙权也意识到了这个危险,几次请战,并对军师处、军谋处热衷于争论凉州的事不满,认为他们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军师处被激怒了,一个叫胡质的年轻见习参军对孙权提交的作战方案大加指责,说他这个方案就是蛮干,毫无战术可言,建议给他一个良级乙等的评价。

    这是军师处有评议制度以来从未有过的成绩,再差一点,那就是否决了。

    孙权勃然大怒,当场反问胡质,依你之见,如何进攻才是战术?

    胡质说,眼下就不是攻城的好时机,最好的战术是不攻。等雨季过去,截断秭归城外的溪流,迫使城中断水,最多不过半个月,秭归必降。

    孙权气急而笑,懒得与他计较,直接找孙策投诉。

    孙策听完孙权的讲述,也有些意外,让人把胡质叫来,当面询问。过了一会儿,沮授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参军。沮授递上评议报告,孙策一看,上面定的是优级丙等。虽然不是良级乙等,评价却也不高。除此之外,沮授没有写意见,只是签了名。

    孙策放下评议报告,看着那年轻人。“你就是胡质?”

    胡质面相稚嫩,个子也不高,看起来像是只有十五六岁,还没长胡须,嘴唇上方只有一层茸毛。他刚才是一时激动,说完就后悔了,现在被叫到天子面前,面色苍白,两腿发软,只是强撑着才没有跪倒。孙策发问,他下意识地拱拱手,应了一声,声音嘶哑。

    孙策笑了。“看来军师处刚刚吵得很厉害啊,嗓子都哑了。来人,赐酒。哦,你多大了?满十八了没?”

    见孙策和蔼,并未发怒,胡质稍微放松了些。“臣冒昧,敢告陛下,臣面嫩,只是看起来年轻,其实已经二十了,可以饮酒。”

    孙策哈哈一笑,命人赐酒。胡质两眼发光,眼神跟着去端酒的凌统走,还不由自主的舔嘴唇,馋涎欲滴。沮授看在清楚,咳嗽了一声,喝道:“陛下面前,不得放肆。”

    “喏。”胡质连忙答应,收回目光。

    沮授苦笑道:“这竖子年纪不大,却是好酒。昨天怕是又喝多了酒,今天放肆,对长沙王不敬,还请长沙王宽宏大量,不要与他计较。”

    孙权很勉强地笑了笑,口称“岂敢”。

    孙策笑笑。“原来是个酒徒。”

    胡质应声答道:“启禀陛下,酒徒是臣之好友蒋子通的名号,臣不敢冒用。”

    孙策皱皱眉。“谁?”

    “臣之好友,蒋济蒋子通,号称酒徒。”

    孙策重新看了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