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乱明 >  第374节

第374节(4/4)

家基本层面的律法,一般由太祖、高祖、太宗之类的说了算,后世很难更改。

    比如,现行的《明大诰》就由朱元璋亲自编撰,通行于世的《大明律》也由朱元璋主持编撰。

    事易时移,大明的情况已经与朱元璋时代截然不同,很多律法不合时宜,却仍然被顽固地坚持着。

    而且,黄宗羲还敏锐地发现,自从林纯鸿崛起之后,大明几乎一日三变,除了一些基本层面的律法,其余律法都面临着无法跟上时代的问题。

    林纯鸿颁布了无数的律法,几乎都由监察府制定,并未得到皇帝陛下的背书,现在也大行于世。

    这种状况,显然是应急之策,无法保证华夏大地的长治久安。

    黄宗羲等一帮人开始思索,立法权到底应该掌握在谁手中,应该以何种方式来保证律法不会落后于时代?

    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抵天津

    满清鞑子厉兵秣马,关辽一线及洪承畴吓得够呛。

    洪承畴根据经验判断,鞑子这次的行动不同寻常,动兵规模恐怕不会小于崇祯十一年的那次入侵。

    洪承畴几乎已经看见了自己冰凉的尸体被冷雨凄风蹂躏。

    三年前,卢象升如此,十年前,袁崇焕更惨,他洪承畴能逃过此劫么?

    当然,大明境内并不缺乏精锐战兵,只可惜这些力量都掌握在林纯鸿手中,朝廷无法驱策他们为国效力。

    即便不考虑林纯鸿,大明也不缺乏精锐军队。

    比如,崇祯十一年时,精锐兵力就包括天雄军、陕兵、洪兵、关辽兵等等,数量亦有十多万。若朝廷指挥调度得当,各部精诚团结,亦能给予鞑子毁灭性的打击。

    只是,出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天雄军、陕兵被朝廷玩死,关辽兵耗费大量钱粮,却窝在关辽一线自保,效费比极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