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乱明 >  第372节

第372节(2/4)

洪承畴头脑清醒得很。

    鞑子入侵,并非不可能。往年,荆州军在北方部署了重兵,还在旅顺堡放置了一个军团,鞑子当然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现在,鞑子只需要派出两支偏师牵制住武卫军团及旅顺堡的一个军,就有足够的时间攻打蓟辽一线。

    届时,禁卫军团、关辽兵被宣大防线、关辽防线牵扯,直面鞑子正面压力的,只有蓟辽一线。

    蓟辽一线精华被抽调至南方,仅靠唐通、白广恩这两个夯货,如何能防得住?

    洪承畴想来想去,又去书辽东巡抚方一藻及宣大总督王继谟,试图说服他们一同上书。

    初,方一藻巡抚辽东,吴三桂着力巴结,拜入他的门下。方一藻刚开始时还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后来被吴三桂、祖大寿摆了几道后,彻底认识到,若不与吴、祖武将世家搞好关系,辽东巡抚的位置根本就坐不稳。

    因此,方一藻放下了身段,令其子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彻底成了关辽武将世家的代言人。

    当方一藻接到洪承畴的信函后,慌忙召来吴三桂及祖大寿商议。

    吴三桂、祖大寿当然清楚,朝廷组建三军团之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将关辽兵整编,彻底斩断他们在关辽将士中的手脚。

    这是吴三桂和祖大寿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靖国军团、蓟辽军团南下之后,朝廷的整编计划自然落空。吴三桂和祖大寿恨不得两军团与林纯鸿拼个你死我活,哪里愿意如洪承畴所愿,说服朝廷调回两大军团?

    因此,方一藻不仅没有按照洪承畴的意思上书,反而积极告之朝廷,鞑子业已退兵,无一丝兴兵迹象。

    至于王继谟,自持有武卫军团、禁卫军团在一侧,哪里会犯政治错误,当然对洪承畴的建议委婉拒绝。

    洪承畴知悉方一藻及王继谟的态度后,气得大骂道:“竖子误国!”

    正当洪承畴担忧蓟辽防线之时,突然从登封县传来了叛乱消息。无独有偶,蒙城亦传来了叛乱的消息。

    登封、蒙城的地理位置颇为奇特,都在林纯鸿的控制范围内,且与朝廷的控制范围接壤。

    更为奇特的是,登封、蒙城分别离靖国军团、蓟辽军团的驻地禹州、凤阳不远。

    叛乱初一爆发,朝廷便急不可耐地宣称暴民作乱,而将发动叛乱的一帮人纷纷封官。

    不问可知,周延儒在靖国军团、蓟辽军团抵达驻地后,挑动当地的大地主、大乡绅发动了叛乱。

    然而,令周延儒万万想不到的是,荆州方面早就在这些交界区域做好了准备,叛乱初一发动,弓兵便迅速行动,将叛乱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个时候,朝廷的封赏令还在路上,离登封、蒙城还有老远。

    南直隶大理使司及河南大理使司驳回朝廷的封赏令,并将一帮叛乱人士斩首的斩首,服劳役的服劳役,并且还指责朝廷不经调查,胡乱封官。

    朝廷闹得个灰头土脸。

    这是一出闹剧。

    洪承畴听闻后,对周延儒鄙薄万分。他甚至怀疑周延儒这些年是不是没有出过门,难道一点都没看出林纯鸿对地方的控制力?

    洪承畴觉得,朝廷再这样继续折腾,不用多久,就会把杨嗣昌前几年苦心聚敛的一点资本挥霍一空。届时,除了让林纯鸿收拾残局,别无其他选择。

    他开始认真考虑与林纯鸿接洽的可能性,以求在鞑子入侵时,林纯鸿能够拉他一把。

    洪承畴没有看出周延儒的用意,不代表林纯鸿看不出。林纯鸿知道,周延儒压根就没想着在蒙城、登封占到什么便宜,他极力挑拨双方的关系,无非想营造双方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