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4/7)
法,恐怕他更没那个精力。不过是不是真要弄那么大的摊子,还得跟儿子商量商量。毕竟以后就是儿子的舞台了。不得不说是年纪耽搁了胡老屠,如果他再年轻个十几岁,恐怕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犹豫。听她爹这么说胡杏拨了拨自己烫的大波浪卷说道:“看您说的,这几年我可没少学习,整天抱着书看呢,当然了没红儿学得好。您问问红儿书上是不是这么说的。”说实话胡杏儿的野心可不小,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就他肚子里的那点儿墨水连赵强都比不上,因此这几年她可没少充实自己。就算是白天累的腿都迈不动了晚上也得看会儿书。
嘿,你还别说看了这么久还真顶用。她不仅自己看,平时有啥好书也拿回来给吴红儿看,她想的明白,如果以后家里起来了国栋媳妇儿的脑子不放亮点儿也不好。毕竟国栋一个大男人很多弯弯绕绕的也想不明白,还是弟媳妇儿心里有数才行呢。
吴红儿也知道胡杏儿这是好意每次她拿回书来,她看的也十分认真,吴红儿毕竟比胡杏儿多一辈子的经验,往往还能从书里面举一反三提出点儿好点子来。这也让胡杏儿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明明她下的功夫比较多但是红儿却比她学的要好多了。也就是现在没有什么夜校之类如果有恐怕胡杏儿早就报名去学了。
胡老屠抬头看了看自己儿子,见他脸上也露出了赞同之色,便一拍手掌道:“行,就这么定了。就算以后不去住留给两个孩子也是好的。”
胡家父子俩都是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决定了第二天胡国栋便去镇上找地方了。赵强也跟着,两家打算把房子盖在一起就算是在不了一起,离得近些也是好的。
现在镇上还不像是后世那样盖得都是高层,其实也跟农村人一样除了工厂员工给分配的房子就是自家找地方盖得。胡国栋和赵强最终一人选择了一块儿地,离得不远但是却没挨着。不过俩人这也心满意足了。
胡杏儿盖这处房子是给自家大儿子准备的,她到没有要住过来的意思。他们现在还跟公婆住在一起呢。本来赵家老两口是跟着赵强大哥住的,后来胡杏儿生了俩孩子以后,赵母舍不得孙子便跟他们搬到了一起。新房子当然是给儿子留着,总不能他们一群老的搬过来让儿子住旧的吧。
选定了地方就要盖房子了,二层楼村里人都没盖过,因此胡国栋和胡杏儿专门找了镇上的包工队,不过小工都是胡家的堂兄弟和家里的女婿。胡杏儿算是沾了娘家的光。不过她也不白占便宜,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胡杏儿管。大个的馒头,油汪汪的大锅菜。就算是胡家是养猪的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知道胡家在镇上盖房子,吴家三兄弟也跟着过来帮忙了。这可是亲妹妹家的大事儿,尤其是还在镇上,说起来都有面子的很。现在一说城里人,感觉都不一样。
不过尽管有这么多人过来帮忙,胡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胡国栋当然得在盖房子这看着,猪场里的事情便只能交给了胡老屠。胡老屠也忙不过来呀,他平时还得做卤肉呢。虽说有胡杏儿和她请的两个人打下手,他也就是在关键环节调调味儿罢了,但是这么一折腾他这把老骨头也受不住。
还是胡国栋当机立断在养猪场里又请了两个人,杂事儿也让吴红儿接了手,胡老屠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李桂兰便只能一下子把三个孩子的事儿接了过来。好在前面的两个孩子都大了,就一个不到两岁的丫丫需要格外的注意。
胡家忙的热火朝天恨不得前脚掌打后脑勺的时候杜同海坐不住了。胡家盖房子这么大的动静,邻里邻居的根本瞒不住。再说了农村里本来也没有秘密。胡老屠家的大女婿整天开着拖拉机拉着胡家的一大家子早上走晚上回来。碰到了邻居问一句,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