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唐宫日常生活 >  第121节

第121节(3/5)

见到她都要下拜行礼,这凭什么啊!不就是怀个孕,那个女人没生过孩子,就她娇贵,要自己隔三岔五的进宫给她请安,陪她闲聊,再等她睡着后灰溜溜的走开……自己又不是她的丫鬟。

    因为知道自家王爷跟她是天然的同盟,杨氏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对长孙颖不利的事情,所以只能将这这份不满埋在心里,慢慢的发酵,发酵……

    今天长孙颖着她进宫,打断了她与其它贵妇们组织的一场聚会活动,杨氏对此非常不满。她在心里头嘀咕着我又不是你的丫鬟凭什么随叫随到,但是面上还是写了帖子给各家,说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今天是进宫参见贵妃的日子,将着错误全揽在了自己身上。

    由于这个原因,杨氏心情十分不好,所以当长孙颖拖着她带信给李恪的时候,她收了信,却故意不打算交给李恪,诚心刁难一下长孙颖。

    她这样做也并非全然糊涂,杨氏知道如果真的有对国家十万火急的大事的话,长孙颖肯定会不顾男女大防的直接让人去请李恪,而如果她没有真人叫李恪过来,那么这件事就应该不是十分紧急的。密蜡封印,那应该是介于私事和公事之间的事情,私密性远超过紧急性,应该有什么长孙颖希望李恪去办却又不想让其他大臣们知道的事情。

    所以,杨氏果断的昧下这封信,打算让长孙颖好好急一急。

    至于秋后算账这种事情,这信是长孙颖给李恪的,但是做不做却在李恪的选择。她不把信送到,顶多会造成李恪没有去办这件事的事实。对于长孙颖以后会不会报复李恪,杨氏却是完全不怕的。她这些年在京城也算是了解陛下的品行,绝对不是那种听枕头风的人。如今李恪守卫京师,只要平安等到皇帝归来,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就算是长孙颖,也不可能因为小事而陷害有大功的李恪的。

    杨氏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做的十分正确。不过她仍然怕信里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遗漏,所以考虑过之后,自己拆了那封信偷看其内容。当她看到整封信只是长孙颖托李恪注意观察长孙家,特别注明“若有不轨之事请即刻报告本宫,以防酿成无法挽回之大过”时,顿时开心了起来。

    原来这封信只是贵妃让李恪看顾她家人的。哼哼,看来长孙家肯定有什么把柄!杨氏与长孙家有仇,长孙家倒霉她求之不得,哪里可能让他们悬崖勒马!所以杨氏直接干脆的将着信烧了,然后看着一地灰烬得意的想:长孙家要作死,就让他们尽情去作去!到时候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才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究竟是谁作死╮╯_╰╭

    还有人记得杨氏么……前前前出现的人物

    ☆、第224章 作死

    信送出去之后,长孙颖才稍微觉得安心一点。

    李恪是个稳重的人,尤其是这些年他被李治重用以来,越发的老成持重。他毕竟跟皇帝是兄弟,他有他的自尊,努力干好差事便够了,要去做一些低三下四无中生有的事情来陷害人以谋求恩宠,他是不屑于去干的。因此由他出面,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件事之后,长孙颖便放宽了心思,逐渐将着手中的权利交给李忠,自己也不大过问国事,只专心养胎。

    这不是说她就不关心朝政了,只是如今她的确有心无力。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胎的孩子格外的折腾人,她如今精力越发的不济,时常会感觉到腹痛,很多时候她都怀疑自己不是怀孕而是长肿瘤了。

    因为她精神不济,李忠便忙的厉害,一贯圆乎乎的胖脸都出现尖下巴了。长孙颖看着心疼,便吩咐他不必日日请安,只在有重要事项的时候过来即可。李忠也是没办法,当下答应了,于是这宫殿来便只剩下她们母女俩。

    大凤因为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