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 第111节(3/4)
皇子可指望?”“……”裴行昭被慈母那俩字儿刺激到了,“老规矩,自己跟内阁说,你可以潜心修道,却不能让哀家落个篡权跋扈的名声。”
“是!”皇帝立马活了过来,“我去跟内阁说,绝不让您被人冤枉。”
“注意言行仪态。”裴行昭提醒他。这懒驴连朕的自称都不习惯了。
皇帝欣然称是,随后不似以往急着道辞,而是神采飞扬地说起在朝天观的情形。小母后是不感兴趣,可多听他说说他修道期间的领悟,总会多几分理解与宽容,这样的话,日后闭关修行的时间就可以延长。
裴行昭还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横竖是对彼此都没妨碍的事,她也就由着他,一面批折子一面听他絮叨。
不知不觉到了午间,裴行昭索性把太皇太后和皇后请来,一起用膳——混蛋皇帝到这会儿都没想起来去见他祖母和媳妇儿,人到之前,让他仔细看了看纪尘的奏折,不至于话里话外出破绽。
皇帝感激之情倍增,真心实意地觉得小母后现在真把自己当儿子来照顾体恤了。
太皇太后与皇后其实一点儿也不想见到皇帝。后者就不用说了,皇帝只是个摆设,前者不悦的是康郡王下葬时皇帝也没赶回来送一程。
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用脚指头都想得出,一准儿是裴行昭顾全她们情面的好意,自是不能辜负。
信佛修道的祖孙两个坐一桌吃素斋,裴行昭和皇后坐一桌吃荤素搭配的饭菜。气氛倒也其乐融融。
翌日皇帝上朝,言简意赅地说完纪尘奏折里提及的事,便滔滔不绝地说起不在朝堂期间太后做主的那些大事,全部予以绝对支持认可感激的态度。
文武百官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并不完全认可裴行昭前段时期作为的人当即明白,想要皇帝跟太后作对就是白日梦,必须要承认皇权实际掌握在太后手中的既定事实。
行吧,只当这一朝登基的是女帝好了,往后老老实实地顺着她的心意行事。
生死事大,比生死更恐怖的是死的时候都没尊严可言,不论陆雁临还是付家父子的死法,都是没疯的人承受不来的。
再说了,这一段下来,太后的心腹又增加了英国公、林策、乔景和,加上本有的张阁老、马伯远、宋阁老、杨攸、颜学开、许彻及军中不知多少将领……别说跟太后唱对台戏,能把她某个党羽的地位撼动都是莫大的难题。
得了,认命吧。
六月初九,一名儒商及所在地安阳的刘知府、尹总兵联名上报朝廷:疑似发现一座山中有宝藏,请朝廷从速派专人协助当地官差军兵挖掘。
皇帝大喜,在朝堂说,倘若属实,便是太后修缮太宗皇陵修改律法的福报。
百官附议,提出的人选不外乎许彻、杨攸、张乔二位阁老这般太后看重的人。
皇帝请示过裴行昭之后,着许彻、杨攸、户部尚书联袂前去办这差事。
许彻、杨攸正中下怀,另一面想着沈居墨倒真是会选人:那名儒商与杨婕妤之母原东家常年相互帮衬相辅相成;刘知府与尹总兵在战时鼎力协助裴行昭,三个人都能通过此事获得嘉奖晋升。
户部尚书则已打心底将裴行昭视为朝廷的小福星,更是户部的财神,心情怎一个好字了得。
裴行昭心愿得偿在即,亦是满心愉悦。
英国公的母亲尉氏大好,进宫谢恩,语气诚挚:“太后娘娘对臣妇与犬子的恩德,实为再造之恩。”
没有太后做主,她的儿子定要为殴打言官担负罪责,不知要过多久憋屈的日子,她见好之后才听说了详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