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什锦良缘 >  什锦良缘 第51节

什锦良缘 第51节(5/6)

,这一路辛劳,夫人多早晚到的?在哪处落脚?”

    第94章 玉带罗袍

    金氏道:“跟往年一样,在朝阳东大街礼拜寺那边,我对京城不熟悉,也是我们王爷说住哪儿就住哪儿。”说着视线往上移看到了湛湛发顶上玉蚌含珠的银簪,愣了下问:“福晋的这只发簪瞧起来像是福建那边的产物。”

    湛湛下意识的抬手抚了下,“这还是朝廷收藩时,王爷南下去福建,听说漳州的贝雕出名,顺道带回来的。”

    “难怪呢,”金氏笑道:“我就说这手工瞧起来眼熟,我娘家是漳州的,后来才随王爷去了广东。”提到收藩,这位夫人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朝廷一直在两广这边发展军/备,听说皇上最近又派了钦差南下,云南那头恐怕是不保了吧?”

    这猜的还真是八九不离十,提起云南想到泰安公主,湛湛心里阻塞着难受,不想搭她的茬儿,便假意给闵兮调换坐姿,扎束她的小衣裳,客套笑着回避。

    不知道这位夫人是真的不识人眼色还是存心的,湛湛不搭理她,她偏要问,问的还是扎心的话:“听说福晋娘家哥哥犯了杀头的死罪,结果刑场上却逃脱了,到现在有信儿没呢?福晋一定担心坏了吧?”

    湛湛当即心头火起,抬起头见她探着身神情迫切,没有讥诮之色,不像是刻意要提她的伤心事,倒像是真的关心人一样,她忍耐了下,似而非笑的道:“夫人说笑了,那人是朝廷重犯,朝廷杀他的头该当的,能捡回一条小命是他的造化,将来被朝廷追回,我这头也是没什么话可说的。眼下平西王府,我们王府都跟朝廷闹别扭,哪儿有贵府在万岁爷跟前得脸儿呢?”

    金氏似乎没听出湛湛话里的讥讽之意,原本翘首挺直的身子松懈下去,似有似无的呼了口气,接下来就是可有可无,东一句西一句的扯闲。大多都是金氏主动找话题,她随着人家的话随便搭几句腔。

    湛湛总觉得金氏这次到访的动机不纯,奈何她揣测不透,只能掂量着自己的话语尽量应付,直到后来接近傍晚,这位夫人要走,她甚至连客气留人用膳的意思都懒得假装,送人出门,金氏刮了刮闵兮的小脸蛋,让她留步,“就不劳福晋送了,万寿节那天咱们再见。”

    等到诚亲王回府,湛湛把这件事讲给他听,允颀听后心里暗自忖量,面上只道:“你若嫌她说话失礼,往后不跟她王府来往就好,直接挡在门外头。”

    湛湛失笑,“本来咱们王府上朋友就少,照王爷这般为人处事的法子,那就更不剩几个了。”

    诚亲王把闵兮接到自己怀里,“有些朋友,你倒是赤胆忠心的对待,不过也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人家也不见得领你的情儿,不结交也罢。”湛湛知道他意指的是皇帝,她明白诚亲王的心里还是很在意他跟皇帝兄弟之间的情分的。

    话虽这么说,真到了万寿节当天,女眷们逢面相聚,还是要强装出一副笑脸相迎,相互之间寒暄见礼的。

    湛湛入了慈宁宫,瞬间就被淹没了,女人们都来瞧他们家格格,这个拉拉手,那个摸摸脸,一圈下来闵兮认了不少姨母姑母,姨奶奶姑奶奶。

    最后太皇太后把闵兮抱在怀里道:“这孩子跟哀家一天生辰,哀家瞧着真是稀罕,咱们家闵兮满周岁了,抓周了没呢?”

    湛湛道:“回老祖宗,还没来得及呢,早起就入宫来了,准备等到晚上回到王府上再说。”

    “这能耽搁多少功夫,”太皇太后埋怨道:“横竖离大典还有段时间,不磨蹭了,就让闵兮在宫里抓吧。”说着就叫来梁仙儿去安排。

    抓周,是自古以来流传已久的习俗,在小孩子周岁时举行,说是预测孩子前途和性情的仪式,其实也就是图个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