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喜春来(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 >  第146节

第146节(2/3)

力量。

    想到这儿,张幼双就忍不住翘起唇角,于胸前握紧了拳,斗志昂扬。

    她打算以清初的漳南书院为蓝本,改造九皋书院!招收女学生!

    至于她今天要拜访的这位……

    没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

    门子一看到张幼双就忍不住无奈地笑起来。

    “二位先生,你们又来了。”

    “请入内罢,我们家先生已经等着了。”

    张幼双点了点头,道了谢,神情自若地脱下了鞋袜,踏入了室内。

    几乎是一眼,她就看到了室内临窗而坐的一位白胡子老头儿。

    老者身材十分高大,拥着鹤氅,样貌清矍,眼眸深邃温和,虽是文人的打扮,那双细长的眼眸里却隐隐透出锐利肃杀的精光来。

    看到张幼双,老者忍不住喟然微笑道:“老夫不是说了不去么?张先生你和危甫这一天天的……唉……”

    面前这位白胡子老头儿却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白胡子老头儿。

    其人曾是大梁名将,名唤马近奎,眼看着年事渐高,这位马将军便解甲归田,辞官回家去了。

    张幼双也没多说什么,端端正正地一揖到底,笑道:“晚辈见过马将军。”

    马近奎忍不住看向俞峻,却看到身后的男人,微微颔首,虽然神色沉静,却近乎是一种纵容的姿态,不由哈哈大笑。

    “说罢,你今日又要说些什么?”

    在来之前她就已经打好了腹稿了,闻言,张幼双倒也不虚,双目灼灼地盘腿坐下,拽了一杯茶在面前,侃侃而谈了起来。

    “今日,晚辈要说的还是我大梁的军事制度!”

    ……

    针对南北边防的御敌问题,张衍停笔思索了半晌,再度提笔。

    “不拘以骑射之习”、“不绳以文法之细”、“不牵以中制之命”……

    制度不应该成为武将们的束缚。

    ……

    张幼双口齿伶俐,不慌不忙道:“我大梁的军训军令缺少固定的准则……我大梁的军人也从未系统地学习过军事技术。”

    ……

    所以,如果能够为将士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能够让将士们学习系统化的,总结性的战斗经验的平台,一个施展自己抱负与能力的平台。

    则不愁良将矣!

    写到这里,张衍眉目沉凝,开始誊写。

    大梁的殿试只考一天,不给烛。

    随着天色渐晚,已经有不少举子交了卷出了皇极殿。

    大殿里渐渐空寂,斜阳残照。

    张衍微不可察地轻轻吐出一口气,缓缓搁下了笔,随后拿起试卷,走到东角门的受卷官面前,交卷而出。

    三月十五日殿试,阅卷三天,三月十八日放榜。

    殿试的阅卷也别有一番讲究。

    考生向受卷官交卷之后,受卷官送弥封管,弥封官送掌卷官。掌卷官把卷箱取来开封,按照各位读卷官的官职高低来进行分发,也就是先从内阁首辅徐薇发起,依次分送,送到每人手上的大约是三十卷。

    拿到试卷后,读卷官要先看分发到自己手里的那一份。

    以“圈、尖、点、直、叉”这五等标识来评判试卷的优劣。

    看完自己手上这一份,再轮阅其他读卷官手里的那一份,谓之“转桌”。

    最后由首席读卷官徐薇进行总核。

    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读卷的时候还有个潜规则。

    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