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完结

完结(4/6)

的只管说出,你二人不只是为国选材,实则是为国栽培出这些人才,值得厚赏。”

    不要什么了。

    他们出门的衣食住行有官府全包,家里人过得都好,子弟学生也能凭自己努力挣来前程,还有什么可要的?

    两人洒脱地拒绝了更多的官爵恩荫。

    他们只想早点启程,将剩下的矿产、能源图画好,早些回来享受真正的退休生活。

    三月下旬,两个人又踏上了远行的路。不过这回有许多弟子要留在部院见习,所以新队伍单薄了许多,仅有两个年轻弟子、一个工部派来的司机相随,顺来时的路东至渤海,乘海船重下江南。

    不过这回他们有了能爬坡、抗泥泞的全地型豪华拖拉机,行李放车顶、弟子身旁坐,赶路的速度顺顺当当上了20迈,又有朝廷驿站不停送油,剩下这趟行程就比前头轻快了许多。

    这一去又是数年。

    江南的金、锡、汞、铝到关外的铜、铁、铅、钼……随着这些地图一同收集来的,更有一卷卷拍摄着各地城池、道路、河流湖泊与其中生长的动植物的照片。

    除了怕过于详细的道路、城池、河道地图可能涉及军事问题而不曾曝光,其余拍摄景致和风俗的照片都转绘成石板或木板画,刊登在了各地报刊上。

    于是传说中藏在毒瘴中的百越、处处有蛊毒的苗疆、胡儿杂居的天山、叛乱频生的大漠……俱在图画上掀开了神秘面纱,露出秀美壮丽的、与中原相异却又有相似之处的风情。在许多人想象中诡秘阴狠的巫蛊、凶悍不可敌的蛮族,也在报纸图文中展现出了其朴实而又温情脉脉的一面。

    都是一般的人,谁也没生三头六臂,没身缠毒蛇。一样要衣食住行,一样懂孝顺父母、亲爱子女,甚至一样耕田种菜、畜养牲口、针黹女红……

    原来这些蛮荒之地、化外之民也没什么可怕的。还有许多地方风景极好,土地肥沃,值得去游玩一番,甚至买地置田,当作别业经营。

    那些仅看了报刊翻印图的人都把持不住,拿到照片的新泰帝更是爱不释手。

    这是他的天下,他的子民,原来他的江山竟是如此壮阔鲜妍,不只是各地奏报中简单的几句话。可恨他这些年越来越懒怠动弹,如今在宫中走走都觉得费力,不能出去亲眼看看这片锦绣江山了。

    不过好在他的心愿还可托付儿孙。

    新泰帝召来太子,将照片给他看,强打精神教导他:“你将来要多设卫所,将朝廷大军派驻往那些蛮荒之地。多设流官衙门,设农官教当地蛮夷以稼穑农桑之事,授千斤良种;设教官教以经义理学,使其归服王化,科举晋身……”

    到那时……

    纵有哪处蛮酋生出反心,良种都在朝廷手中握着,一年一授,他们的部民是肯听朝廷的话过丰足日子,还是愿饿着肚子跟他们造反?

    “朕总算为皇儿留下个清平盛世,还有这一对贤臣。我儿聪慧仁德,将来定能继朕德业,再开疆土,延续盛世。只可惜桓宋二卿有古贤士之风,只因自己身为太子妃兄长,便不肯在朝任高官……”

    太子劝道:“正因父皇治下朝廷清正,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才敢放下朝廷大事,在外观天下事,悟圣贤道。将来二位舅兄能以义理传世,身入文庙,于国朝和他们自家岂不都是佳话?”

    皇儿豁达通透,见事明白,不愧是他的儿子。

    新泰帝于是微微一笑,抚着他的肩道:“他二人不在朝里,难立事功,但贤人当有优待。他人都是男子,将来也没个亲儿热女,不如早定下来陪祀太庙,亦是你与他们君臣相得一场。”

    “是,这是父皇恩遇贤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