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第 306 章

第 306 章(3/5)


    这一行人才踏出站外,一片沸腾的呼喊声便自车站而起。呼声交汇成隆隆的雷声,杂着鲜花、手帕乃至香囊、珠花一类,如大雨般纷落向站台上,砸得人不敢抬头。

    身上微痛,心里犹喜。

    宋时体味着流量明星的辛苦与乐趣,在举手挡暗器和挥手打招呼之间稍稍犹豫一下,选择了后者。他师兄却是郎心似铁,迎着漫天香花锦绣吩咐顺天府官员:“叫差役来把人拦一拦,告诉他们莫要再扔东西了,桓某不是个有气量的人,容不得师弟身上有别人的东西。”

    送的不行,扔的也不行,不是他给的都不许沾他师弟身上。

    这话说得直白,顺天府尹的老脸悄悄红了一红,不敢多听,转身吩咐差役开路。

    他们在江西迁延良久,回京第一件事就是要进宫谢恩。

    天地君亲师,皇家之事自然最要紧。

    来相迎的亲友围上来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各自道了平安,便带着不用面圣的学生回理学研究院等他们。桓宋两家的家人也来问他们何时回家,定下了时间,各自回去告诉老爷夫人,安排筵席接风。

    宋桓二人便和王公公一道坐上了那辆漆得鲜艳的柴油汽车——

    柴油车小巧,比火车车头造得精细。样式参考了他从前寄到汉中学院的拖拉机图样,底盘极高、车轮粗大,上头轿厢边缘都是规整流畅的弧线,厢体高阔,四面镶着通透的玻璃窗,有点儿东风拖拉机的规模。

    只靠他这个穿越者提供的图样和数据,这里的学者和工匠就能凭自己的才智造出柴油机车。

    果然不管哪个时代,他们天·朝人都一样聪明能干。而且这些了不起的技术人员还是他们培养或者间接培养出来的!

    一路从民科自学而成长为当今理学大师的两位皇亲十分自豪,将这车从理念到技术、从内涵到外表夸了个遍。

    王太监也与有荣焉地说:“这车是陕西巡抚献上的,初时连个顶篷都没有,只能用它拖犁翻地,运些粮草灰石之类,根本不能载人。后来陕西巡抚将它献进京里,圣上命工部改造,才有了如今这皇亲也能坐的好模样儿。”

    这车着实高大稳便,比马车迅疾,又比火车小巧,能在水泥路上行驶,可算得当世第一的好车了。

    唯有车行时声音太响,身后还拖着一串隆隆黑烟这两点着人恼。两位皇亲是做重器的大家,这柴油最初就他们弄的,又是首造了蒸汽机的人,若是还有什么法子将这车改好点儿就更好了。

    宋时不假思索地点了头。

    当然能改,改用汽油发动机就好多了。

    当初因为汽油是军用物资,他们没有条件研究汽油机。令汉中学院造柴油机的初衷又是打算做农用机械的,所以直接就把精力投入到了柴油动力上。

    以后有了条件,当然要做民用车。

    还要在各地修柏油马路,建加油站,以后到哪里都能开车去,可比现在这样乘船骑马轻松多了。

    他心里能举出汽油发动机的万千好处,在王公公面前却不能说得太过深入,只点拨了一句新发动机的方向:“这是油不够好的缘故。石脂炼出来最好最清的是汽油,回头改造个烧汽油的发动机,定然比这柴油的安静。”

    王公公深感在理,笑道:“宋大人不愧是三元才子,一眼便看准了关窍。咱家回去便替大人上禀此情,来日新车造得了,圣上必定还有赏赐。”

    不必等新车造得,这趟入宫便有赏赐。

    新泰帝在养心殿召见二人,亲口褒扬了他们这些年的功绩,又赐了新的礼服、御酒,并一辆汽车。

    连王子皇孙们都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