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224节

皇后起居注 第224节(2/6)

   皇帝难掩喜色,嘿嘿笑道:“这可是娘说的,不许反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太上皇后瞥了瞥他,“长辈们都只盼着你好,自然不会与你为难。不过,你若想娶心仪的女子,怎么都得过了文武百官那一关。不然,他们要是哭跪文华门外,我和你爹可不会帮你。”

    “呵呵,等到他们恨不得每天都求着我成婚的时候,自然不会阻拦我。”皇帝早就深谙拿捏朝廷那群老头子的手段了。他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有许多种办法,根本无须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松口。

    与自家娘通过气后,皇帝又去了一趟慈寿宫,将王太皇太后哄得转忧为喜。王太皇太后见他风风火火地离开,便对吴废后和柏太妃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爹娘都不急,我也不必急。唉,只是桐桐也已经二十(虚岁)了,怎么谁都不操心她的婚事呢?这可是姑娘家啊。”

    “咱们家的公主还愁寻不着驸马?”吴废后笑道,“放心罢,她爹娘那么疼她,一定暗中在给她相看好儿郎呢。说来,若是张家、王家有合适的儿郎尚主,咱们也不必忧心她的婚姻大事。”可谁让张王两家的孩子年纪上都有些不那么合适呢,不是已经成婚,就是小了三四岁。

    且不说慈寿宫与仁寿宫里的长辈们有甚么想法,皇帝转天便与妹妹太康公主提起来,让她居中引荐,给祖母、母亲以及姑母们身边挑些女侍卫。太康公主笑道:“大哥怎么知道南宫女学里那些姑娘要毕业了,正在四处寻差使?前两天她们刚与我说了说,没想到你这回也提了。”

    皇帝清咳一声,佯装淡定:“既然她们也有这样的心思,咱们哪天便去南宫女学好好挑一挑。身手最好的便安排在祖母和母亲身边,稍次一些的安排给姑母,你经常出门,自己身边也得留几个。”

    “择日不如撞日,明天便去罢。”太康公主道。

    次日,皇帝携太康公主来到南宫女学,亲自考校女学生们的功夫。骑马、射箭、枪击……这二十来个姑娘都是风里雨里磨砺出来的,论本事可真不比某些武学堂学生弱。甚至像是枪击这种不需耗费太多体力与气力的技艺,她们的技术反倒是更细腻精准些。经过精挑细选,除了两三个体力跟不上的只能去大长公主们府上任“保卫”外,其他的姑娘都被选拔为女侍卫。

    皇帝给她们赐名“尚武卫”,平日里如锦衣卫随侍皇帝一般随侍太皇太后、太上皇后以及太康公主,以南宫一角作为校场训练。等到下一届习武的女学生毕业再补充更多的人,也将部分精干些的举荐给大长公主们。

    有了巾帼卫的守护,太皇太后与太上皇后也都觉得出入宫廷更安心了。这些姑娘自幼时常来往于宫中,皆是相熟的面孔,彼此之间本来便很是亲近。而她们对两位娘娘亦十分濡慕,规矩礼仪又是自小跟着女官们修习的,样样都很是周到。太康公主则更不必说,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窗,情谊越发深厚。

    原本不少言官还因为“尚武卫”的名称而上折子弹劾,言辞激烈地认为女子绝不可习武成为护卫云云。但皇帝直接将“尚武卫”列成了与六尚、尚医局同样的女官,由后宫统领,他们亦是无话可说。宫里想设甚么女官、裁撤甚么女官,哪里轮得上外朝指手画脚?再说了,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会放归宫女,眼下宫女的数量已经在千人以下了,增添二十来位女官也没甚么可说的。

    ************

    转眼便到了正德六年,皇帝陛下又一次提出御驾亲征。与上回的激烈反对相比,这次群臣的反应已是无比热情,纷纷献计献策。皇帝广纳谏言,请太上皇继续坐镇京城,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这回他不仅仅带上了十万经过腥风血雨拼杀的精兵强将,还另外调集了十万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