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考公宝典 第81节(2/4)
但无论如何,他志所向,亦是我志所向——所以,我宁可去死。”她平平静静地说出最后一句话,烛火一跳,院外的蝉声忽然涌了进来。
安顿母亲睡下后,杨枝走入院中。明月皎洁,阶前如水,为这盛夏的夜添了一丝清凉。谢云送来了最新的消息,宫内九门封锁,人出不来也进不去。李家父子生死未卜。北军一出城,南军便换了各城门的防,如今莫说进出皇城,连京城都不容易。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禁军统领庄渭,一直被太子奉为师父的庄渭,大概亦是沆瀣门的人。
沆瀣门经营十数载,早已如蜘蛛一般,遍布爪牙,无论是她,谢云,亦或是柳轶尘,都是独木难支,只能看到那爪牙的一只触角。
杀了柳轶尘,或者嫁给薛穹?
如果只是简单的这两个选择,她自然会选后者——无论什么,都不如他的性命重要。
明月已渐渐爬上中天,对着那朗朗月色,她忽想起初见那天晚上在大理寺中的情形,她卖乖地跪在他跟前,说:“大人身如皎月,皎月下不了污渠,我能下去。”
当初她就说过要替他下沟渠。可是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是他保护着她,从未令她沾染一点污/秽,更不必说为他堕入沟渠。
这般想着,她心中忽然一动——兴许,混入沆瀣门中,矮身入污渠,亦不是个至坏的选择。
母亲的志,父亲的志,他的志,她都要全。而没有什么,比混入沆瀣门中,与他们里应外合,更能全这份志的了。
只是,她与柳轶尘的感情,还有薛穹……
月色一泻而下,落在她胸口,那里冰凉彻骨,似一汪沸水,刹那结了冰。
她生怕自己反悔,快步走回屋中,铺开一张熟宣开始,开始落笔。
写就,她自箱笼中取出一只香囊,是她当初入大理寺那天佩戴的那只,上面绣着兰草,柳轶尘曾向她讨过香囊,她本想回来后另绣一只给他,只是,到底没机会了。
她翻出一把剪刀,刀刃压在香囊上,却迟迟未动。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一闭眼,将那刃口压了下去,香囊霎时一分为二。
她将剪掉的香囊附在信中。想了想,又自书架上取下一个册子,从册子中取出一页绯笺,那是柳轶尘在温汤的客栈中写下的许诺。他甘愿为自己套上枷锁,如今,她却要用这枷锁来对付他。
明月投到窗前,照的她指节格外苍白,脸色也是。
次日一早,她便上了薛府。薛穹听到她的决定,脸上并无半分喜悦,反轻轻蹙了蹙眉:“你可想好了?”
“否则呢,薛大哥还有别的主意?”
薛穹不语,唇抿得笔直,脸上如有冰雪漫过。
良久:“我还能做什么?”
“薛大哥可有能短暂让我母亲摆脱痛苦的办法?”
“我试试。”
杨母昏睡的时日越来越长,其实杨枝慢慢开始希望她多睡一些,这样醒来就不会为她难过,迫她改变自己的决定了。
她不想成为杨枝的负担,杨枝又怎会愿意她放弃性命。
他们对彼此都有太多的牵挂。她们败给李挺,只是因为她们不够肆无忌惮,不够无所顾忌,有太多掣肘,太多牵挂。
然人无牵挂,与牲畜何异。
薛穹来为母亲施了一回针,还为她带来些安神的药。他瘦了许多,神色仍然平静清寡,眼窝却显见地深陷了下去。
婚仪定在五月初七,是个吉日,那原本是柳轶尘为他们择定的日子。
初六日,她命黄鹤将母亲送出了城,更千叮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