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  第126节

第126节(4/5)

,她已说得这般明白,南安太妃总不能在席间说起此事罢?女家上赶着男家,终究不好看。

    南安太妃淡淡一笑,道:“我才问一句,你倒是说得更多些。”

    当初因为霍灿,南安王府的名声一落千丈,好容易过了二十多年,她行事如何能不谨慎?为了孙女,她也不能再提。

    想到这里,南安太妃向贾母问起宝玉,待听说宝玉跪经去了,赞一句孝顺,又问小姐。

    贾母忖度片刻,打发丫头叫宝琴、湘云和探春同来。

    宝钗和宝玉已经定亲,今日无论如何都不能叫了她来,不过王夫人素疼宝钗,想到今日在座都是王公贵族,忙添了一句道:“也请宝姑娘来。”

    贾敏摇头一叹,没有插口。

    贾母心里有几分不悦,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儿,到底没有开口阻止。

    四位姊妹年纪不大,皆生得不凡,众人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一概交口称赞,唯湘云曾经随着史鼐夫人出门走动,与南安太妃极熟,又有亲戚情分,说笑之间十分自在,剩下宝钗、探春和宝琴都含笑不语,端庄矜持。

    各人都有表礼相赠,不必细说。

    吃了茶,又往花园里略略逛了一回子,南安太妃便说身上不快,先告辞了,送出去后,又过一回,北静王妃也走了。最后,有终席的,也有不终席的。

    贾敏却是最后离开的,因对贾母道:“惜春那孩子今儿怎么不曾出来?”

    贾母恍惚了一下,道:“他老子才没了一年,正在房里守孝念经呢。”

    因窦夫人和迎春的教导,惜春并不喜诵经念佛,不过是不愿出门,方借口在屋里,贾敏猜测出几分,正色道:“既然惜春有如此孝心,莫若让她去庵堂里住些日子罢,西门外的牟尼院,住持与我们家极熟,那里既清静,又干净,想必惜春喜欢。”

    贾母一怔,踌躇道:“这要看四丫头的意思。”

    说毕,打发人去叫惜春。

    贾母寿辰将至,惜春方脱了缟素,略换了一件颜色衣裳,藕荷纱衫配着白绫裙子,更显得娇俏柔弱,问明缘故,道:“老太太不必推辞,我愿意去。”府里已经是不堪入目,倒不如离了这里,去个自在的地方,既然贾敏开口提起,一定有她的主意,不会害自己。窦夫人离京前告诉她,唯一能信的就是林家,其余皆不必信。

    贾母皱眉道:“这如何能行?叫外人知道,以为咱们家苛待孩子。”

    贾敏笑道:“哪里就至于这样了?今儿宝玉还给老太太跪经呢,四丫头去,别人只有说四丫头孝顺的。外人若问,就说四丫头因身上有孝,难尽孝心,故去庵堂小住,为亡父诵经念佛,外面知道了,只说四丫头是孝女。”

    贾母听了,只得答应。

    贾敏唯恐夜长梦多,次日来坐席离开时就带了惜春回去,送至牟尼院。期间皆已收拾打点妥当,惜春进去便独居一院,十分清静。

    待贾母寿宴毕,满京城里皆已听说惜春孝女之名。

    黛玉叹了一口气,对林如海道:“只盼着有了这个孝顺的名声,能让四妹妹逃过一劫。”对于宁国府的那些罪状,贾敏一无所知,黛玉却知道,她心怜惜春无辜,遂想了这个主意,和林如海商议后,托贾敏送惜春进了庵堂。

    当今以仁孝治国,惜春既有孝女之名,又住在庵堂诵经念佛,十分清苦,待宁国府抄家之际她仍在庵堂,十有八、九会被网开一面。

    凝视女儿眉梢眼角的丝丝愁绪,林如海摸了摸她的发梢,柔声道:“世间之事自有因果循环,宁国府之罪已是铁板钉钉,没有回转的余地,荣国府虽被牵连,未必能殃及性命,到时咱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