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在年代文中暴富 >  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93节

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93节(2/4)

和老爹爆发了一顿争执。

    他严肃地说:“这是违反国家政策的,政府不会允许我们养鸡。我们是农民,不是畜牧站的同志,开养殖场是国家的事。”

    当然儿子是干不过老子的,姜还是老的辣。

    马支书沉默一会,问:“国家还不给私自划分土地,苏老师划了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她是一个聪明人,你听她的话没错的。跟着聪明人办事,就能过好日子。”

    “你还想不想过好日子了?”

    这话听得马根生不敢吭声。

    马支书甩了儿子一眼,十分嫌弃。

    他这两个月的文化课都白上了!这世道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他们本本分分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有什么不对?周毅老师说得没错,连温饱都不能解决,谈什么规矩礼仪!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的规矩,才是好的规矩。

    再说,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的在顶着。

    那天张委员亲自下乡看红薯,原本也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红薯,谁知道苏叶在他面前说了那番话。县长当时立马就点头,可见根本不了解苏叶这个人。张英却听了许久才答应她,说明他已经听出她的弦外之音,却仍旧默许她的行为。

    而且张英一打照面便认出了苏叶,他了解苏叶的行事作风,马支书仔细地分析给儿子听。

    “苏老师是去年的省状元,人家考了清大,你仔细想想她为什么要下乡吧。人家国家栋梁不为名、不为利,专门来给咱们村扶贫,图啥?你就是一滩烂泥,也得让人家扶得上墙。”

    马支书这时候颤巍巍地掏出他珍藏的那份报纸,报纸上用加粗标题写了她的那句话——“谨以我毕生之精力建设祖国。”

    马支书说:“c市那个大油厂听说是靠苏老师渡过难关的,我们村的粮食也是她周转过来的,做人要有本心,不要忘记是谁帮助过你。人情世故里弯弯绕绕多着呢,你要多琢磨琢磨。”

    阮儒良的红薯仍旧在研究,假如他们村真的种出了六千斤的高产红薯,这批红薯用来养家禽、家畜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马支书微不可闻地叹气。他支持苏叶所有的理由都抵不过一个,那就是上沟村穷!

    村里人世世代代穷得吃不上饭,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老话说得好,穷则生变,这句话说的是事物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

    人穷到了极致,也会发生变化。

    ……

    刘刚还以为他们要偷偷养鸡养上一辈子,但却完全没料到苏老师竟然会把整个村的人都拉下水!

    这真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他不明白社会主义农村竟然能干这种事?苏老师真是太厉害了!

    上沟村的队员开始在山上圈鸡圈、建鸡舍,每天都有专门的人养鸡。

    这时候何梅梅、何老师、周毅、牛翠花几个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开春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上起了“思政课”。

    周毅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讲解《史记·管晏列传》……里面有一句话老师很喜欢,‘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只有满足了吃穿住行方面的需求,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辱、羞耻。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产生过类似的感受?”周毅温和地问。

    大伙听完纷纷点头,这句话说的可不就是现在这个情形吗?

    “踊跃发言的人,待会下课我会给他发一点小礼物。”周毅掏出了刘刚过年做的糕点,酥饼放到桌子上,吸引了无数道目光。

    有个人扭扭捏捏地站起来,迟疑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