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在年代文中暴富 >  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8节

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8节(3/5)

没来得及和陆厂长商量。这台显微镜来之不易,它是苏叶用“技术”交换来的,换成了别人绝不会那么轻松地买到它。

    x大的校长被陆厂长这一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长友虽然只是一个油厂,确实也被评为省先进单位,但这么搞会不会过于隆重了些?别的省级老牌大厂也没有他们这么大阵势的,但学校的教授极力地争取这台德产的显微镜,为了它,长友要实验室……就要吧。

    阮儒良得知这件事后,当场愣了许久。他激动又不安地搓了搓双手,黝黑的脸渐渐憋得通红。

    “不、不用这样。”

    苏叶笑吟吟地说:“使得的,阮老师好好用它,好马配好鞍!条件跟上去了才能全心全意做研究。”

    请不要大意地去研究红薯吧!

    于是,阮儒良这个披着“长友技术顾问”头衔的假顾问,就这样被赶鸭子走马上任了。他第一次用那么好的实验室,已经是年近半百的老头子,第一次看到这些器材感动得都快哭了。它们虽然不全是崭新的,却比他抠抠搜搜捡的那些淘汰了的器材要强上百倍。

    他十分稀罕这个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一会拿抹布擦擦桌子、一会切层植物细胞来看,忙里忙外一刻也闲不下来,那台昂贵的显微镜就像他的心肝宝贝,怎么也用不腻。每周一三五他都在x大实验室里,二四六回乡下亲自带学生下田干活。

    ……

    上沟村。

    刘刚和李明回到上沟村后变得“勤快”了,这种勤快就像忽然开了窍似的,两个平时只懂得吃吃喝喝、干农活的男生,忽然闷头研究起英语。

    苏叶虽然一直有给他们补数理化,鼓励他们参与明年的高考,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深造的念头。

    一方面高中文凭已经足够,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他们算是知青里很有“文化”的那部分人。另一方面,在上沟村过过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一群咸鱼里忽然多了两条勤快的鳗鱼,大家挺不能适应的。尤其李明这种平时吃喝拉撒第一,浑身上下散发着颓丧气息的咸鱼。

    林媛用眼神瞟了刘刚一眼,“苏老师到底带你们去港城见识了啥,你们咋跟变了个人似的?”

    林媛也是有机会跟她去港城的,但她舍不得宿舍里养的小兔子,就没缠着苏老师一起去。

    刘刚和大家说了在港城的经历见闻,他描绘着港城人民有多么富裕,灯随便开、食物吃不完倒垃圾桶、牛奶当成白开水来喝,听得大家不禁眯起眼,眼神中流露出憧憬。

    “天啊,没吃过的馒头都倒垃圾桶?”女同学听得咋舌。

    “路灯彻夜地开,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

    就算搁在饥荒前,这也是没发生过的事。

    刘刚沉痛地点头,“是的,他们的日子就是那么好,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

    “我们是不甘心呀,他们活得有模有样,再看看我们日子过得像什么样?苏老师说得对,祖国的未来要看我们年轻人。如果我们都不努力,下一代的孩子要像我们这样吃不饱饭吗?”

    刘刚的一番话让这群还未满十八岁的知青陷入沉思,他描绘的港城越美好,越衬得现实生活的无奈。他们为什么要读书,又是为什么而工作?难道是为了忍受饥荒和痛苦,让下一代的孩子跟着经历同样的痛苦吗?

    刘刚说着忽然有些难过,他撇过头眼眶微微泛红,胸腔里热血未凉。李明听着也有些伤自尊,父母经常写信给他,写城里的情况、写大批工人下岗,很多人饿死街头……

    在港城的那天晚上,他们共同目睹了餐馆的服务员倒吃剩的馒头,那一刻杨雪爸差点就上去捡馒头了,幸好被苏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